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v在线,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大全视频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新聞頻道 > 醫(yī)藥資訊 > 健康頭條 > 高風險疾病 看完還敢小看便秘嗎?

高風險疾病 看完還敢小看便秘嗎?

摘要:便秘首先要查找原因,排除器質性病變,如腸道器質性病變、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系統(tǒng)性疾病等,器質性便秘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確,其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治療上要尋求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

隨著國人飲食結構的改變、生活節(jié)奏加快和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我國慢性便秘患病率逐年上升。對社區(qū)人群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便秘患病率為3%~17.6%,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為4%~6%,女性多于男性,并隨年齡增長而升高,60歲以上高達22%。在很多人的認知里,便秘是一個沒有太多威脅性的臨床癥狀,常常低估或錯誤地認為便秘對于人體健康和生活質量影響不大。其實,慢性便秘是“高風險”疾病,對人體具有慢性損害,心腦血管病、結直腸癌等風險均增高。

2014年,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倡議將3月28日設立為“中國便秘日”,至今已是6次,協(xié)會每年通過舉辦“綠絲帶行動”等一系列健康科普活動,使更多人了解腸道知識,關注便秘,重視便秘。

慢性便秘的風險

心腦血管病風險增高

2016年發(fā)表的一項對72014人進行的長達20年的隨訪(JACC研究),結果顯示,慢性便秘者冠心病和缺血性卒中風險均較正常人顯著增加。

結直腸癌腫瘤風險增高

2014年一項包括28854例慢性便秘患者和86562名非便秘者的研究顯示,慢性便秘者結直腸癌和息肉風險均顯著增加。

其他類型腸道疾病風險增高

2005年《胃腸病學》雜志發(fā)表的一項包括105130例慢性便秘者和1266547名非便秘者的研究顯示,慢性便秘者糞便嵌塞、肛裂、痔瘡、結直腸潰瘍風險均顯著增加。

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2007年一項包含7個國家共2870例便秘患者的問卷調查顯示,便秘顯著降低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生理總評分(生理機能、軀體疼痛等)與心理總評分(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等)都比較差。

不滿意與不重視并存

便秘患者滿意率最低

2017年羅馬基金會亞洲工作組針對1376例功能性腸病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便秘患者大多對治療效果不滿意(滿意率36.6%),在所有功能性腸病里面滿意率最低。

醫(yī)患雙方均不夠重視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消化內科王化虹教授指出,究其原因,醫(yī)生傾向于關注和治療消化不良等更明顯的癥狀。醫(yī)患雙方均對通便藥物的使用不夠重視從而導致不用藥或用錯藥。比如,誤用上胃腸道促動力藥或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慢性便秘。

中斷用藥影響效果

調查顯示,70%~80%的便秘患者因擔心藥物潛在副作用、效果不佳等原因未能堅持足療程用藥。并且,與美國、拉丁美洲、歐洲人相比,亞洲人最不愛吃通便藥。

其實,指南中真正建議避免長期使用的只有刺激性通便藥。

常規(guī)通便藥可能需要數(shù)天甚至數(shù)周達到充分作用,部分患者沒等藥物完全起效就以為“無效”而停藥。

另一方面,與所有功能性疾病一樣,慢性便秘癥狀頻率和嚴重程度并非恒定不變,而是波動的,不少患者把癥狀波動視為痊愈而擅自停藥。

尋求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

王化虹教授

便秘首先要查找原因,排除器質性病變,如腸道器質性病變、內分泌或代謝性疾病、系統(tǒng)性疾病等,器質性便秘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確,其發(fā)生與多種因素有關,治療上要尋求長期有效的解決方案。

改善生活方式是重要手段

規(guī)律鍛煉、優(yōu)化飲食是腸道健康的基礎,對所有人都適用。

飲食太精細食物或果蔬、水攝入不足是導致便秘最重要的因素。食物消化完后如果殘渣太少,結腸內不能形成足夠體積的糞便,就難以產生便意。因此,要多食富含纖維素的普通食物,減少高脂、高糖飲食。

水分補充不足時,腸道內糞便會因缺少水分而使大便干硬,正常成年人每天建議飲水約2000ml。

運動運動能刺激胃腸道蠕動,促進排便。要保證一定量的身體活動,方式不限,可以散步、慢跑、做體操等。同理,鼓勵胃腸手術后的患者盡早下床活動,目的就是促進腸蠕動恢復。

精神心理因素工作壓力大,心情壓抑,都會引起腸道蠕動紊亂或抑制。不過不同的人表現(xiàn)不同,有的容易腹瀉,有的人卻容易便秘。

排便習慣人體有兩個排便“天然時段”:一個是早上起床的“生理反射”;另一個是吃完飯后的“胃-結腸反射”。

早上一覺起來,由躺變坐再到站,腸道蠕動會增多,加上神經調節(jié),腸道便會產生一種巨大的蠕動波,幫助排出大便推。

餐后,胃結腸反射明顯,造就另一個排便“天時”。因此喚醒天然的排便反射對于改善便秘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理選擇通便藥非常關鍵

王化虹指出,合理選擇通便藥非常關鍵,選用通便藥時應考慮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安全性、藥物依賴性及價效比。

滲透性通便藥在腸內形成高滲狀態(tài),增加糞便體積,刺激蠕動,如乳果糖、聚乙二醇。(Ⅰ級證據(jù),A級推薦)

容積性通便藥通過補充糞便中的水分,增加糞便含水量和體積來發(fā)揮作用,如纖維素。Meta分析顯示:膳食纖維在排便頻率方面優(yōu)于安慰劑。

刺激性通便藥作用于腸神經系統(tǒng),增強腸道運動,刺激腸道分泌,如比沙可啶、蒽醌類、番瀉葉、蘆薈等。此類通便藥不建議長期使用。

其他還有糞便軟化劑、潤滑劑、促動力藥、灌腸藥和栓劑等。

足療程用藥

通便藥的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足療程用藥,防止按需給藥或中斷用藥。

《中國慢性便秘診治指南》建議:根據(jù)患者便秘特點選用通便藥,療程2~4周。若治療無效,可考慮加大劑量或聯(lián)合用藥。

國外指南推薦的治療時間更長,至少4周,即使便秘得到緩解了,也應堅持再服用數(shù)周。如2018年NHS《便秘常規(guī)治療指南》推薦在恢復正常通便習慣后,繼續(xù)以維持劑量持續(xù)給予通便藥數(shù)周。2016年西班牙《成人IBS便秘和功能性便秘臨床實踐指南》推薦服藥4周后再評估效果,以決定下一步治療選擇。

腸道微生態(tài)解決便秘的良方?

王邦茂教授

腸道微生態(tài)失衡加重便秘

天津醫(yī)科大學總醫(yī)院消化科、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王邦茂教授等研究證實,便秘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乳酸桿菌、雙歧桿菌等含量減少,產甲烷菌、梭狀芽孢桿菌、擬桿菌等增加。在健康腸道中,不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被菌群酵解產生短鏈脂肪酸,降低腸pH值,增長腸道分泌和結腸運動。當黏膜和腸道內菌群失調,會導致甲烷產生過多,從而減慢結腸運動,并增加重吸收,進而導致便秘。

該團隊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慢性便秘患者腸道菌群可使小鼠各項排便指標減少,并且誘發(fā)小鼠腸道菌群失調,提示慢性便秘的發(fā)生與腸道菌群失調關系密切,但因果關系的確定、致病細菌及致病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

菌群失調影響自閉癥

王邦茂團隊曾接診一例慢性便秘合并自閉癥患兒,間斷便秘10年,排便費力,大便干結,3~4d/次,常規(guī)治療效果欠佳。入院便培養(yǎng)結果示:大腸埃希菌50%,糞腸球菌50%。??凭驮\確診自閉癥,病史10年,行為訓練干預效果欠佳。接受糞菌移植后,患兒便秘癥狀改善,自閉癥狀亦有改善。

王邦茂指出,菌群失調對便秘及自閉癥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