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經(jīng)腧穴
大敦、行間、太沖、中封、蠡溝、中都、膝關、 曲泉、 陰包、足五里、陰廉、急脈、章門、期門
膝 關
出《針灸甲乙經(jīng)》。
穴名釋義
膝,指穴在膝部也。關,關卡也。膝關名意指肝經(jīng)的上行之氣中滯重水濕在此沉降。本穴物質為中都穴傳來的陰濕水氣,至本穴后,滯重的水濕無力上行而沉降于下,只有少部分水氣吸熱后繼續(xù)上行,本穴如同關卡一般阻擋滯重水濕的上行,故名膝關。
主 治
散風祛濕,疏通關節(jié)。主治膝臏腫痛,寒濕走注,歷節(jié)風痛,下肢痿痹。
取穴方法
位于膝部,脛骨內側踝的下方,陰陵泉后1寸。正坐或仰臥屈膝取穴。
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血海、陰市、陽陵泉、髀關、伏兔、豐隆治中風下肢不遂、小兒麻痹等;
配委中、足三里治兩膝紅腫疼痛。
日常保健
用手指按壓,找到膝關節(jié)周圍的壓痛點,用拇食指腹在壓痛點處進行點揉,壓痛點多位于膝關節(jié)內外側、髕骨上下及膝后腘窩處。膝后腘窩處可以用食中指點揉。按揉每個痛點時注意力度,先由輕至重點揉20次,再由重至輕點揉20次。
此手法可以促進痛點炎癥吸收,松解粘連,特別適用于各種慢性膝關節(jié)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