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jīng)開學了,許多備戰(zhàn)高考的學子下定決定要奮力拼一把。而小文剛剛鼓起的風帆,卻被嘮叨的媽媽給泄氣了:你一定得好好學習呀,你要是像上學期似的不好好學習,媽媽可給你找不到好工作。小文很煩惱,他求助本報心理咨詢熱線:我已經(jīng)很后悔上學期沒用功,可媽媽為什么總是偏偏提起它?
晚報心理咨詢專家團專家、唐山惠澤心理咨詢學校校長孫啟亮答復說,在解答咨詢中我遇到過許多這樣的情況:當孩子下定決心重塑自我時,有些家長卻忍不住要習慣性地翻翻孩子的老賬。他們是無意的,也許是因為在對孩子的希望與失望中等待得太久了,所以顯得對孩子信心不足。但這種做法反過來卻直接阻礙了孩子的轉(zhuǎn)變。事實上,如果父母認為孩子不可能做好某件事,通常得到的結(jié)果就是如此——“期望什么,得到什么”。當你期望孩子的轉(zhuǎn)變會失敗,那么他就真的離失敗不遠;反之,當你相信孩子一定會成功轉(zhuǎn)變,那他就很可能離成功越來越近。因為,當父母不相信孩子的時候,他們的言行有形或無形地表現(xiàn)出沒有信心。
孫啟亮提示說,過去的事已經(jīng)成為過去,家長不要老是記著孩子以前不好的地方,讓孩子感覺在父母面前永遠無法翻身。孩子正處在不斷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父母要原諒孩子的過錯,動輒翻老賬很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不會接受的。家長要想讓孩子取得更大進步,就必須從現(xiàn)在開始將過去的老賬遠遠地拋到腦后,不斷發(fā)現(xiàn)孩子的點滴進步,并給孩子以充分的肯定。要知道,在孩子改變和成長的背后是家長認識的改變。從某種程度上講,重塑孩子的信心,也是重塑家長信心。期望什么,得到什么,如果家長把一個優(yōu)秀學生的形象深植于腦海,那么經(jīng)過悉心澆灌、施肥、培育,它就會逐漸枝繁葉茂、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