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是否會引起藥疹取決于個體因素、藥物因素和感染因素等。
有一些藥物容易引起嚴重藥物過敏,應特別注意:治療高尿酸血癥、痛風的藥物:別嘌呤醇(商品名:奧邁必利)。
在作者臨床工作中就發(fā)現(xiàn)該藥引起的“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死亡率達30%以上,需要特別重視。
常引起藥物過敏的藥物類型有:
抗生素類:如青霉素、頭孢菌素等;
解熱鎮(zhèn)痛藥;
作用于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鎮(zhèn)靜、催眠及抗癲癇藥:卡馬西平等;
血清制品等。
藥物過敏:先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藥物。
藥物過敏首先應停用一切可疑的致敏藥物,在醫(yī)師指導下,明確致敏藥物,在病歷卡上注明,避免再次使用。
輕型藥疹患者僅有紅斑、瘙癢等皮膚不適癥狀。
重型藥疹患者可引起全身表皮剝脫或松解壞死、廣泛性粘膜糜爛、全身各系統(tǒng)損害,導致死亡或存活后留下失明等多種后遺癥。
因此,一旦發(fā)生藥疹,應及時診治,不要拖延。
重型藥疹患者的日常護理和治療:
重癥多形紅斑型、大皰性表皮壞死松解型、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型、紅皮病或剝脫性皮炎型、藥物誘導的超敏反應綜合征等類型的重型藥疹,以及伴有腹痛或休克的蕁麻疹型藥疹,必須住院治療。
多飲水:以利于促進體內(nèi)藥物的排出。
盡早進食,加強營養(yǎng):予以高蛋白飲食,多喝新鮮牛奶;補充高維生素的食物,如水果,進食困難者,可喝新鮮果汁或蔬菜汁。
有口腔、會陰糜爛,應保持口腔及會陰清潔;有眼部糜爛者,應盡力睜眼,每天涂抹眼藥膏兩次以上。
一旦能坐起或下地,多取坐位,適當下地活動,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門診隨訪,明確致敏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