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做飯的時候都會加入調料,這些調料不僅可以為美味食物錦上添花,在保健養(yǎng)生方面也是功不可沒哦。
1、花椒
花椒是蕓香科植物花椒的果皮,香氣濃郁,是居家必備的調味品。具有定麻味、增香辛和除腥減膻的作用,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調味之王”的美譽。其實,花椒也是一味中藥,《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中品。其藥性辛熱,歸脾、胃、腎經,具有芳香健脾、溫中散寒、除濕止痛、殺蟲解毒、止癢等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日:“花椒堅齒,烏發(fā),明目,久服好顏色,耐老,增年,健神。”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明,花椒含揮發(fā)油、生物堿、香豆素和有機酸,具有局麻、鎮(zhèn)痛、抗炎、抑茵、抗氧化、抗腫瘤、殺蟲等藥理活性。
2、芥末
芥末,辛熱無毒,具有溫中散寒,通利五臟、利膈開胃的作用,能利九竅、健胃消食等。芥末香辣味可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有開胃之功,能增強人的食欲。它還具有解毒功能,能解魚蟹之毒,故生食三文魚等生鮮食品經常會配上芥末。
3、生姜
生姜為芳香性辛辣健胃藥,有溫暖、興奮、發(fā)汗、止嘔、解毒、溫肺止咳等作用,特別對于魚蟹毒,半夏、天南星等藥物中毒有解毒作用。適用于外感風寒、頭痛、痰飲、咳嗽、胃寒嘔吐。在遭受冰雪、水濕、寒冷侵襲后,急以姜湯飲之,可增進血行,驅散寒邪。
4、食醋
食醋中含有0.4%-0.6%的醋酸成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多種病菌的生長和繁殖。所以,在當地細菌和病毒類疾病流行的時候,人們可以在炒菜、拌涼菜時添加適量的醋,這樣既可以開胃增食,又可以抑菌。
5、八角
八角是制作冷菜及燉、燜菜肴中不可少的調味品,其作用為其他香料所不及,也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果實與種子可作調料,還被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當作藥物使用。該醫(yī)學理論認為其具強烈香味,有驅蟲、溫中理氣、健胃止嘔、祛寒、興奮神經等功效。
6、香菜
中醫(yī)認為,香菜性味辛、溫,入肺、脾經,有發(fā)汗透疹,消食下氣之功,適用于感冒、小兒麻疹或風疹透發(fā)不暢、飲食積滯、消化不良等。此外,香菜的香氣是由醇類和烯類組成的揮發(fā)油及蘋果酸鉀引起的,入食后可增加胃液分泌,增進食欲,調節(jié)胃腸蠕動,提高消化力。
7、胡椒
胡椒是最常見的調味品,在餐桌上經??梢姷剿c鹽放在一起。胡椒甚至可替代鹽使用。胡椒特別適于肥胖的人食用,因為它有助于新陳代謝,還能起排氣作用。刺激產生唾液、胃液和胰液。有助于消化高脂肪食品。
8、辣椒
辣椒的有效成分辣椒素是一種抗氧化物質,它可阻止有關細胞的新陳代謝,從而終止細胞組織的癌變過程,降低癌癥細胞的發(fā)生率。其辣味能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增加食欲,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消化。
9、陳皮
陳皮氣香,味辛而微苦。具有理氣降逆、調中開胃、燥濕化痰等功效。主治脾胃氣滯濕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嘔吐穢逆、二便不利、肺氣阻滯、咳嗽痰多,亦治乳癰初起。
主要用于腦部、周邊等血液循環(huán)障礙。 1、急慢性腦機能不全及其后遺癥:腦卒中、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癡呆。 2、耳部血流及神經障礙:耳鳴、眩暈、聽力減退、耳迷路綜合征。 3、眼部血流及神經障礙: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及神經障礙、老年黃斑變性、視力模糊、慢性青光眼。 4、周圍循環(huán)障礙:各種動脈閉塞癥、間歇性跛行癥、手腳麻痹冰冷、四肢酸痛。
健客價: ¥36清熱涼血 養(yǎng)血活血 祛風止癢。用于治療尋常型銀屑病進行期,冬季型癥屬血熱或兼血瘀證.癥見皮膚紅斑、鱗屑、清潤肥厚、瘙癢、心煩、口渴或口干、便秘、溲黃等。
健客價: ¥58地屈孕酮可用于治療內源性孕酮不足引起的疾病,如痛經、子宮內膜異位癥、繼發(fā)性閉經、月經周期不規(guī)則、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經前期綜合征、孕激素缺乏所致先兆性流產或習慣性流產、黃體不足所致不孕癥。
健客價: ¥119用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結腸炎以及消化不良。
健客價: ¥18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用于瘀血閉阻所致的胸痹心痛,眩暈頭痛,經期腹痛。
健客價: ¥15用于慢性胃炎所致的上腹部不適、脹滿、食欲不振等。也可用于嬰兒吐奶和消化不良性腹瀉。
健客價: ¥84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婦女、更年期婦女、老年人、兒童等的鈣補充劑,并幫助防治骨質疏松癥。
健客價: ¥48良性前列腺增生初期,如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等。
健客價: ¥112用于治療自然或術后絕經所致的圍絕經期綜合癥。
健客價: ¥110用于慢性胃炎(包括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胃大部切除后所致的上腹部不適、脹滿、食欲不振等。對兒童偏食、厭食癥,嬰兒吐奶和消化不良性腹瀉有良好效果。
健客價: ¥84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脂肪肝,肝硬化等癥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53化瘀消腫,止痛止血,用于跌打損傷,淤血疼痛,外傷止血。
健客價: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