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棗、茯苓餅、酸梅湯……它們是不是你零食組成里的常客呢?其實,這些“零食”含有中藥成分,并不是人人都能吃。
《生命時報》采訪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劉紹貴,告訴你哪些“零食”不能隨便吃。
1、龜苓膏
龜苓膏是用烏龜除去內臟,加入生地黃、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等制成,具有清熱解毒、祛濕等保健功效。
但土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等均為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濕的藥物,用于陰虛血熱所致痤瘡、口咽干燥等,不應將其當作食品甚至零食吃。
同時龜板屬寒性,脾胃虛弱、腹瀉、痛經等的患者不宜吃,否則可能會加重癥狀。
2、阿膠棗
阿膠棗中添加了桂花、陳皮(即橘子皮),阿膠具有滋陰、養(yǎng)血、補血等作用。
某種程度上能改善氣虛或血虛者出現的面色蒼白、渾身沒勁、經常犯困等癥狀。在通常情況下,多數人是可以服食的。
但每次也不宜吃過多,更不宜長期吃。一般情況,尤其對于消化不良的人,最好別超過10顆。而痰濕咳嗽、感冒發(fā)燒、腹脹腹?jié)M、牙齒疼痛等患者不宜食用。
3、茯苓餅
茯苓餅由茯苓(打成細粉)加大米(粉)、白糖制作而成。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濕、寧心安神等功效。
一般情況,茯苓餅適用較廣,男女老少皆宜,但出現濕熱壅盛引起的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等癥狀和腎陽虛衰而滑精的人應慎用,感冒發(fā)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4、酸梅湯
夏季或初秋,很多人容易感受熱邪、出汗,加之有人常貪涼飲冷,損傷脾胃,出現食欲不振等,此時可適當飲用酸梅湯。
酸梅湯中烏梅可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當慎用。
此外,酸梅湯含糖較多,糖尿病及肥胖超重的人也不宜喝。
5、薄荷糖
有些人為清除口中異味,喜歡含薄荷糖,薄荷可發(fā)散風熱,用于風熱感冒等,但出現盜汗、干咳等癥狀時應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癥狀,更不可當零食大量吃,尤其對糖友而言。
還需提醒,人們在服食這些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前,最好咨詢醫(yī)生或藥師,孕婦等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
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51.8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6.5淡斑祛黃、美白肌膚之功,又能達到滋補潤澤。用于黯淡、萎黃、長斑或干燥的肌膚。
健客價: ¥58本品可以讓您改善面部肌膚干燥、缺水、褪皮等現象,讓您的肌膚變得飽滿水潤。使用時,清新淡雅的草木香味讓您身心舒暢,使用后,肌膚像綢緞一樣滋潤柔滑。長期使用可以出現嬰兒般水嫩透亮的肌膚。
健客價: ¥49調節(jié)油脂平衡,補充水分,改善皮膚狀況。用于抑制痤瘡、消除炎癥、淡化痕跡,又能保留皮膚的水分,防止皮膚干燥。
健客價: ¥98有效緩解牙齦上火出血紅腫等牙痛相關問題,平衡口腔微生態(tài)。
健客價: ¥43溫中補虛,調和肝脾,行氣止痛。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慢性淺表性胃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28.5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5傣醫(yī):別菲解逼,通喃補塔檔細,兵沙把暈。 中醫(yī):清熱解毒,祛濕退黃。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脅痛、腹脹、納差、惡心、便溏、黃疸,急、慢性乙型肝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47彝醫(yī):嗨補里讓希習奴,乃讓希習奴。中醫(yī):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用于氣滯血瘀所致的腰腿痛,風濕關節(jié)痛,癌癥疼痛。
健客價: ¥28有利于人體內鹽分、水分的排出,從而消除水腫。 蛋白質具有較長的消化時間,給人的飽腹感較為持久,不容易感到饑餓,減少零食攝入 蛋白質可抑制促進脂肪吸收的荷爾蒙分泌,減少贅肉生成。 蛋白質的過量攝入不會變成無法消失的熱能囤積。
健客價: ¥198美國康寶萊維康寶片-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補充劑是一款直接關系到我們體內的每個細胞能量代謝,保護胃腸道,增強學習能力的保健產品。它內含的維生素A片能抵抗細菌感染、滋潤皮膚,對于那些有皮膚疾病的患者都可以服用。維康寶片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配以獨特優(yōu)質的天然中草藥,為長期健康打下了基礎,患者每天只需服用一片,方便快捷。
健客價: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