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兩個人造DNA“字母”能像其自然版本那樣連接起來,從而為把后來者融入活的細胞奠定了基礎。
合成生物學家正在競相研制構成生命的基本成分的人造版本。“我們已基本上完全再造了遺傳字母表。”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州應用分子進化基金會的StevenBenner介紹說。對這類假DNA的期待包括開發(fā)新藥、創(chuàng)造人造生命等。
2006年,Benner和他的同事構建了兩個被稱為Z和P的堿基。它們以同兩個自然DNA堿基對AT和GC相似的方式連在一起,形成ZP堿基對。
不久之后的2008年,由來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FloydRomesberg領導的團隊構建了另外兩個堿基,并且證明就像DNA一樣,天然酶能被用來復制堿基。不過,這些人工堿基對以一種不同的方式被連接在一起形成更長的DNA鏈。
“我們對于正常DNA的了解是,相同堿基以諸如AAAA或TTTT形式排列。”來自印第安納州立大學的MillieGeorgiadis表示,由于它們被連接在一起的方式不同,Romesberg構建的堿基無法形成這么長的序列。
現(xiàn)在,Georgiadis和Benner證實,他們的Z和P堿基能形成這些序列,表現(xiàn)得像自然DNA一樣。利用X射線結晶學技術,他們發(fā)現(xiàn),這些堿基能將其融入自然堿基鏈和包括了Z和P、達到6個堿基長度的非自然堿基鏈。
研究人員還證明,這些堿基鏈采取的兩種形式和正常DNA在細胞內采用的方式相同:被稱為B形式的常見螺旋結構和DNA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時所采用的A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