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趾)和小腿出現(xiàn)痙攣及隱痛怎么預防治療
根據目前對本病病因學的認識,仍主張開展綜合性的預防措施,包括:
1.改善水、糧質量 鑒于研究顯示病區(qū)水、糧與發(fā)病有關,特別是糧食中鐮刀菌污染嚴重,改水、換糧或提高谷物的質量,是群防群治本病的主要措施。黑龍江省有關地區(qū)的10年防治經驗,說明本法有效。
(1)改水:水質的改良可從兩個方面著手:①加藥改水,如加入鹵堿、硫酸鈉、硫磺、石膏或草木灰浸出物等;②凈化水質,如打深井、引泉水、飲用過濾水或開水等。針對病區(qū)居民飲水礦化度較低、自然污染較重的情況,應努力改良水質。有條件的地方可依據當?shù)厮牡刭|條件打深井,或引水質好的泉水入村。應加強對飲水水源的保護,防止污染。水質不良、有機物含量高者可因地制宜修建濾水設施,集中濾過,統(tǒng)一供水。
(2)換糧:將病區(qū)居民的口糧由病區(qū)自產谷物改換國庫糧或改旱田為水田,改主食玉米為大米,可使本病的病情得到基本控制。研究認為病區(qū)自產谷物(玉米、小麥)鐮刀菌污染嚴重,但稻谷的殼使大米隔絕了污染而不致病。但大面積防治采用換糧或改主食為大米,常受客觀條件的限制。有的建立兒童食堂,使易患幼兒、少兒進食非病區(qū)糧或主食大米。
(3)護糧:通過改善收割條件,提高谷物質量,減少致病物質進入人體,降低發(fā)病率。具體措施包括在谷物收割期間,改善農業(yè)操作,提高機械化水準,減少谷粒接觸土壤而污染的機會。提倡割、運、打、涼四快。嚴格控制入庫谷物的水分在15%以下,改善貯存條件等。
2.補硒 鑒于流行病學調查及實驗病理研究提示,大骨節(jié)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與硒的攝入不足有關,補硒已成為群眾性預防大骨節(jié)病的主要措施。許多地區(qū)的經驗顯示,補硒不僅可有加速干骺端病變的修復、制止病變加重的作用,而且對預防大骨節(jié)病的新發(fā)有效。具體補硒方法有:
(1)硒片:每片含亞硒酸鈉1mg。一般5歲以下給0.5mg,5~10歲1mg,11歲以上2mg,每周服藥1次。此法簡便,但藥價較貴,不適宜于大面積防治。
(2)硒蒸餾水溶液:用0.1%濃度,5歲以下服0.5ml,6~10歲1ml,11歲以上2ml,每周服1次。硒的水溶液在體內吸收較片劑好,且價廉,但大面積防治應用不方便。
(3)硒鹽:用亞硒酸鈉片16mg加入1kg食鹽中攪勻,接近1/6萬,即16.67ppm;也有的用亞硒酸鈉粉劑0.5kg加原鹽45kg,攪勻后按比例加工成1/6萬的硒鹽或硒碘鹽;或用15ppm硒水溶液噴霧加入食鹽食用。此類加硒食鹽具有服硒生活化、價格低廉、無副作用等優(yōu)點,便于開展大面積防治。
(4)硒糧:在農作物揚花期,用亞硒酸鈉水溶液噴灑,每畝用亞硒酸鈉0.5g~1.0g。此法可使糧食中硒含量提高4~10倍,且可使無機硒轉變?yōu)橛袡C硒,有利于機體吸收。但此法較費勞力,尚缺少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干旱地區(qū)不便使用。
(5)其他高硒食品:如富硒酵母、高硒雞蛋、富硒腌制食品及其他富硒食物(鮮大蒜、鮮蘑菇、魚、蝦及豬、牛腎等),均可根據各地情況因地制宜,適當予以補充。
總之,由于大骨節(jié)病的發(fā)病受制于多種因素,有效的預防需從多環(huán)節(jié)采取綜合性措施,如以本病著名的永壽縣為例,通過“服硒、改水、管糧、吃雜”,大骨節(jié)病的患病情況自1980年至1986年下降約60%,在后3年無新發(fā)病例。
指(趾)和小腿出現(xiàn)痙攣及隱痛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指(趾)和小腿出現(xiàn)痙攣及隱痛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卡斯欽-貝克病
- 病因卡斯欽-貝克病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卡斯欽-貝克病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卡斯欽-貝克病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卡斯欽-貝克病要怎么預防?
- 癥狀卡斯欽-貝克病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卡斯欽-貝克病如何鑒別?
- 治療卡斯欽-貝克病怎么治療?
- 找藥品卡斯欽-貝克病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紅細胞檢查
[最常用的藥物]
指(趾)和小腿出現(xiàn)痙攣及隱痛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h3>
患者關注排行榜
指(趾)和小腿出現(xiàn)痙攣及隱痛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