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大乳视频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v在线,美女视频黄频a免费大全视频

您的位置:健客網(wǎng) > 新聞頻道 > 醫(yī)療服務 > 醫(yī)患同行 > 走進特殊科室護士的日常,有壓力更有感動

走進特殊科室護士的日常,有壓力更有感動

摘要:“在醫(yī)院全部科室里,新生兒科的死亡率是相對較高的?!秉S朝梅坦言,他們的壓力很大,但看到那些早產(chǎn)兒健康出院,“尤其是笑得很燦爛的時候,就覺得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很開心?!?/div>

  上午10:30,黃朝梅邊說話邊伸手在洗手盆里洗了手,又順手擠了消毒液,在手上搓搓,然后徑直走到NICU (新生兒重癥監(jiān)護室)的房間去查看小華(化名)的情況。

  她打開保溫箱,拿出小華細小的手仔細檢查后輕輕放進去。不久前她剛給這個“小人兒”做了PICC置管,解決了他靜脈輸液的問題。這樣的護理工作她持續(xù)了9年。事實上,她從事護理工作已經(jīng)滿30年了。

  在佛山有724名護士像她一樣,工齡超過了30年,而且91%的護士仍在臨床一線服務。據(jù)佛山市衛(wèi)計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全市共有21425名注冊護士。她們中間有在兒科的、產(chǎn)科的、手術(shù)室的、腫瘤科的、新生兒科的,她們見證著生命的誕生和堅強。今天是國際護士節(jié)。她們?nèi)缤S朝梅一樣依然工作在一線。

  01

  她幫抑郁癥產(chǎn)婦走出困境

  人物:黃朝梅(佛山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護士長)

  黃朝梅(中)和她的同事們在一起

  上午10點半,佛山市婦幼保健院5樓的新生兒科,小華正安靜地躺在小小的保溫箱內(nèi)。

  他是這里80多個新生兒中,體重最輕的,出生時只有530克,僅比三包方便面多30克。他細小的腳丫上綁著監(jiān)護儀,手臂和腋下插著靜脈輸液管。這個“小人兒”手腳略比成人的大拇指大,四肢也僅有成人的兩個手指粗。為了解決他的營養(yǎng)攝入靜脈輸液等問題,護士長黃朝梅為他進行了PICC管(外周中心靜脈導管)置入。他的血管如成人的頭發(fā)絲般細,就連最小號針都比他的血管粗。黃朝梅想了個辦法,在腋下的大血管穿刺成功。

  每隔1個小時,護士就要查看一次小華。“看他是否有異常,尿片是否需要換,生命體征監(jiān)測是否有異常。”黃朝梅每天的工作也如今天的工作一樣,圍著這些“小小的人兒”轉(zhuǎn)。

  春節(jié),新媽媽留下感謝字條

  48歲的黃朝梅當護士已整整30年,其中在新生兒科工作了9年。像小華這樣體重低于1000g的極早產(chǎn)兒,2016年收治了30多例。“近幾年來,極早產(chǎn)兒和低于25周的早產(chǎn)兒越來越多了。”在新生兒科里有1/3的寶寶都是早產(chǎn)兒,所以護理工作需要更加細致周到,尤其是對于比較危重癥的寶寶。“要對他的吃奶頻次進行評估,比如5-10分鐘可以吃多少毫升,吃奶是否都消化,還是還有余奶。”

  “在醫(yī)院全部科室里,新生兒科的死亡率是相對較高的。”黃朝梅坦言,他們的壓力很大,但看到那些早產(chǎn)兒健康出院,“尤其是笑得很燦爛的時候,就覺得我們的工作很有意義,很開心。”

  2016年春節(jié)的時候,黃朝梅和護士們收到了一個新手媽媽寫給他們的小紙條,讓她頗為動容。過年那天,寶寶剛好在醫(yī)院,新手媽媽探望寶寶時,當時就哭了。“我們護士看到她掉眼淚就去安慰她。”家長走后,黃朝梅發(fā)現(xiàn)她留下的紙條。紙條寫著:“寶寶你在這里要乖,這里的阿姨照顧你已經(jīng)很辛苦了,你要配合她們。”一連三天,護士們都會收到一張來自媽媽的紙條。“真的很感動,就覺得我們的工作得到了認可。”

  電話指導新手媽媽做護理

  在新生兒科,黃朝梅的細心還幫助了幾個產(chǎn)后抑郁的媽媽。

  “有個寶寶是33周早產(chǎn)出來的。”黃朝梅回憶說,當時30多歲的媽媽很擔心。“不停問,我的寶寶會不會有問題啊。”到后來,黃朝梅意識到可能媽媽得了產(chǎn)后抑郁癥。“我就提醒家屬多開導她,我自己也會開導她。”寶寶三個月后健康出院。“現(xiàn)在可能七八歲了,每年護士節(jié)她都會送一束花給我們。”

  去年10月,她們收治了一個宮內(nèi)感染的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搶救,之后住進了新生兒科。幾天后,發(fā)現(xiàn)寶寶腸道畸形,就做了手術(shù)矯正。術(shù)后肚子上留了一個腸簍,排泄物需要用袋子裝著,吊在肚子外。“做手術(shù)后,媽媽反復地問我們,孩子還有沒有其他的畸形。”黃朝梅說,媽媽表現(xiàn)異常地緊張,而且反復問一個問題,總是擔心孩子長大后怎么辦。“當時我就覺得媽媽情緒波動很大,可能是產(chǎn)后抑郁了。就和家屬溝通,讓家人帶她去看看病。”這位媽媽被診斷為產(chǎn)后抑郁。

  等她看到寶寶身上的袋子時,當場就暈倒了。一個月后寶寶出院時,黃朝梅和同事們反復教了護理方法。“我還把手機號留給了她,有問題就打電話給我。”半年多來,每當家屬有疑問,黃朝梅都會利用下班的時間指導護理。幸運的是,一個月后,寶寶就可以做手術(shù),將露出部分放回肚子了。

  寶寶遭遺棄,護士養(yǎng)了半年

  在過去9年里,黃朝梅也遇到過重病兒遭父母遺棄的事情。“幾年前我們就遇到一個寶寶,媽媽是急產(chǎn),寶寶生下后腦袋很大”,檢查后發(fā)現(xiàn)是腦積水,住進新生兒科后,父母沒有錢,后來就一直沒來看過寶寶。找不到父母,又不能送到福利院,黃朝梅就和同事們一直養(yǎng)著孩子。“護士們給他起了名字叫小六,有時候就把他帶到電教室。”黃朝梅說,直到半歲左右,佛山市婦幼保健院領導才在四川找到了小六的父母,將他送回家。“有時候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或者是父母沒有錢救治,或者是父母遺棄不管。”黃朝梅坦言,為了幫助沒錢救治的早產(chǎn)兒和新生兒,醫(yī)院也聯(lián)系一些慈善機構(gòu)。

  在業(yè)務方面,黃朝梅也一直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最近我們打算在新生兒科開展袋鼠式護理。讓寶寶趴在媽媽胸口,聽媽媽的心跳聲。”經(jīng)過調(diào)查,她發(fā)現(xiàn)60%的家長都接受這種護理方式。“我們覺得這樣的護理方式對媽媽和寶寶都比較好。”

  02

  84歲老護士做義工14年

  人物:黃星(佛山市一醫(yī)院義工護理隊)

  黃星是醫(yī)院義工隊年紀最長者

  下午3點,84歲的黃星出現(xiàn)在佛山市一醫(yī)院四樓的電教室里,頭發(fā)花白的她在一群白衣天使中,格外顯眼。她做了38年護士,直到退休。然而,2003年她重操舊業(yè),加入了醫(yī)院的義工護理隊。

  這位84歲高齡的老護士每周一7:30都會從城門頭路坐公交車到市一醫(yī)院,做半天義工,幫病人量量血壓,回答患者的一些咨詢。這個簡單的舉動,她堅持了14年,風雨無阻。

  從佛山市一開始成立第一批義工隊,她就加入了。“那時候有10個人,每兩個一組,最開始是一周1-2次,后來有些義工過世了,有些因為身體狀況沒有參加了,現(xiàn)在還有6個。”從一開始,黃星就是義工隊年齡最長的,現(xiàn)在依然是。

  1951年,不到18歲的黃星就參了軍。開始在部隊醫(yī)院做護士。

  “那時候條件太差了,和現(xiàn)在沒法比。”回憶當年的工作情景,黃星感慨萬千。后來,她到湖南地方醫(yī)院工作,醫(yī)療條件、設備、環(huán)境也很差。“那時候,用的棉簽都是護士手工做的。”每天只要忙完護理工作,黃星就會和同事坐下來,拿一團棉花,慢慢搓成一個個棉簽。

  “以前我們用的針管是玻璃的,沒有專門的設備科,所有東西的消毒都由護士完成。”每天用完針管和針頭后,黃星的工作就是把它們清洗干凈,然后放在一個蒸汽大鍋里,人工消毒。有時候,針頭用久了,鈍了,黃星和同事們還要磨針頭。“那個時候,護士的工作不僅僅是幫助做治療,還需要打掃衛(wèi)生,幫助傷員清理污物,以及打菜打飯等。”

  黃星說,盡管那時候很累,而且沒有加班費、獎金,但是大家依然干得很開心。“有時候搶救傷員搶救到半夜。”相比那個資源和設備匱乏的年代,黃星覺得現(xiàn)在搶救傷員分工很細,而且由于設備先進,解放了很多人力。“那時候搶救一個病人,至少要三個以上護士:一個專門量血壓,每隔幾分鐘就量一下;一個專門觀察病人病情;一個專門打針。”往往搶救一個傷員需要出動很多人力。

  84歲的黃星,看上去比她的實際年齡要年輕至少10歲,說話條理清楚。除了每周按時按點到市一做義工外,每天她都堅持讀書,讀報紙。有時候,她還會看醫(yī)學書籍。“時間久了,很多醫(yī)學知識都忘記了,有時候會看看,溫習一下。”

  03

  病人來復診,就像回家一樣

  人物:陳銀崧(佛山市中醫(yī)院五樓的腫瘤科護士長)

  下午3:30,在佛山市中醫(yī)院五樓的腫瘤科里,走廊上都安置著病床。“譚叔。”腫瘤血液科護士長陳銀崧一如往常,每經(jīng)過一個病人都會打聲招呼,輕松自然得像平常上街買菜一樣。

  感動:我們的病人堅強可敬

  陳銀崧在腫瘤科干了20年。在她看來,這里的病人并不像別人想象的那樣意志消沉,“我們的病人都很可敬可愛,比我們想象的更堅強和樂觀。”前些天病房里發(fā)生的一件事,讓她和同事們感動不已。

  30歲的小強4年前查出患了淋巴瘤,但他還像正常人一樣努力工作。“以前一邊治病一邊炒股,現(xiàn)在是做微商。”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減輕父母的壓力,也承擔作為人夫人父的責任。那天,病房來了一名新病人,堅持不住唯一的空床14床,要住窗邊的15床。“因為在廣東話里14是不吉利的”。住在13床的小強大方地說:“我和你換吧,你住我的13床,我住14床。”

  病人的堅強也讓陳銀崧覺得可敬。“有時候病人不僅要承受病痛的折磨,還要安慰家屬。”

  肺癌患者孫姨當初來院治療的時候,她女兒一直在哭。孫姨反過來安慰女兒,“我打仗都死不了,這點病算什么。即使我好不了了,我也活得夠長了,你們不要在我面前哭,你們要做的就是煲好湯送過來,其余的就交給醫(yī)生和護士。”孫姨發(fā)病至今已經(jīng)六年,每次回院復診,她都是輕松地打招呼“護士長,我回來了。”住在這里的病人,每次回來復診和治療,就像回家一樣。而陳銀崧通常也是親切地問聲:“阿姨(阿伯)你回來了。”

  柔情:關懷臨終者,安慰家屬

  陳銀崧坦言,本科室的病人通常要經(jīng)歷四個過程,懷疑、抗拒、接受到最后坦然。在預知病人即將離開的前幾天,她都會打電話給家屬,讓過來送病人最后一程,洗洗腳,洗洗臉。“如果我在,我也會去看看病人,幫忙梳梳頭,按按摩,讓他(她)好過一點。”在病人離開后,陳銀崧也會開導安慰家屬。“他也努力了,你也努力了,就沒有遺憾了。你們辛苦了,回去休息放松下,不要為難自己。”陳銀崧說,與病人相處久了,看到熟悉的面孔逝去,她們也會難過甚至流淚,但之后還是會及時糾正心態(tài),去照顧其他病人,“以免我們的情緒影響到其他病人。”

  在腫瘤科,陳銀崧也遇到過無法接受病情甚至輕生的病人。60歲的鐘姨被查出骨癌后,起初根據(jù)家人的要求,沒完全告訴她病情。有天下午,陳銀崧發(fā)現(xiàn)鐘姨一聲不吭。晚上,護士們聽到鐘姨所在的病房有咚咚咚的聲音,過去一看才發(fā)現(xiàn),鐘姨在用頭撞墻,原來她已經(jīng)知道了自己的病情。

  陳銀崧所能做的就是找鐘姨聊天,并請來患同樣疾病但生存期已超過7年的病友幫忙一同勸慰。“我對她說,你看你剛來時都不能動,連轉(zhuǎn)身都難;現(xiàn)在都可以坐起來,站起來了。”在陳銀崧的開導下,鐘姨逐漸開始接受病情,并且積極配合治療。出院時,鐘姨拉著陳銀崧的手說,“謝謝你護士長,你放心,我不會再干這樣的事了。”

  困難:兩小時為病人清理褥瘡

  “腫瘤可能發(fā)生在全身,所以我們的護理工作和其他科室有很大不同,要求我們懂得更多。”陳銀崧曾經(jīng)做過最困難的一次護理是幫一個生了褥瘡的骨髓瘤患者清理創(chuàng)口。

  70多歲的陳叔患了骨髓瘤,全身都痛,轉(zhuǎn)身都困難。在未入中醫(yī)院之前,由于護理不當,陳叔臀部生了大面積褥瘡。“剛?cè)朐旱臅r候,特別臭,他的太太也是護士,都戴了兩層棉口罩。”前來護理的護士聞到臭味都忍不住吐了。

  “不清理創(chuàng)面,陳叔就無法轉(zhuǎn)好。”作為護士長,陳銀崧只好親自上陣,她戴了兩層棉布口罩,中間還夾了紗布,依然擋不住臭味。“時間長了,呼吸有點困難。”陳叔褥瘡創(chuàng)面有小臉盆大,外面是黑色的痂,剪開后,里面的組織已全部腐爛。“要分清楚腐肉和好的組織,所以要慢慢一點點地剪。”每半個小時,陳銀崧都要到走廊喘口氣,然后繼續(xù)來。“傷口打開后不能耽誤太長時間,否則會感染。”剪了大概2個小時,才搞定。等清理完傷口,陳銀崧的腰已經(jīng)直不起來,腿也站不直了。

  陳銀崧坦言,作為腫瘤科的護士,有時候也會有負面情緒,壓力也特別大。“我就要求護士們中午吃飯不用太趕。吃完也可以相互聊聊天,算是一種解壓吧。”

  王家衛(wèi)監(jiān)制的電影《擺渡人》里,有句經(jīng)典臺詞:“擺渡人最高的境界就是感同身受。”48歲的陳銀崧也像一位生命擺渡人,讓徘徊在痛苦邊緣的患者看見生的希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購買了以下產(chǎn)品 更多>
有健康問題?醫(yī)生在線免費幫您解答!去提問>>
健客微信
健客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