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性低血鉀,你能想到什么?
該病起病隱匿,易漏診誤診,臨床遇到需多加注意。
先來看這樣一個病例:
病例簡介
譚某,男,34歲。因“發(fā)作性四肢無力10年余”入院。
患者于2006年8月行重體力勞動后出現(xiàn)全身乏力,肌肉酸痛,伴輕微惡心、嘔吐,無頭暈、頭痛,未做任何處理,臥床休息數(shù)分鐘后乏力癥狀可明顯緩解。2013年8月患者乏力癥狀發(fā)作次數(shù)增多,5-6次/年,癥狀較前加重,偶伴有心前區(qū)不適、視力模糊,就診于急診,測血鉀:2.8mmol/L,當時考慮“低血鉀性周圍神經(jīng)麻痹”,給予積極補鉀治療,癥狀好轉,此后堅持服用“氯化鉀緩釋片、螺內酯”等藥物。近期患者再次乏力不適癥狀,遂入院。
檢查結果回報:電解質:鉀 2.89 mmol/L,氯 93.0 mmol/L,鎂 0.46 mmol/L;尿電解質:24小時尿鉀101.00 mmol/L,24小時尿氯98 mmol/L,24小時尿鈉 105 mmol/L,24小時尿鈣 1.10 mmol/24小時;血氣分析:pH值:7.68,二氧化碳分壓35.5 mmHg,氧分壓68 mmHg,剩余堿(BE)10.0mmol/L,碳酸氫鹽38 mmol/L,鉀:2.70 mmol/L,鈣:0.97 mmol/L(提示代謝性堿中毒)。
心電圖示:竇性心律不齊,T波改變;血壓:130/80 mmHg。
立即給予靜脈補鉀、補鎂、補鈣,口服枸櫞酸鉀溶液、門冬氨酸鉀鎂片治療。
3天后復查電解質:血鉀 2.90 mmol/L,血鎂 0.48 mmol/L,血鈣 2.20 mmol/L,患者仍持續(xù)低血鉀,給予加服螺內酯治療,4天后電解質:血鉀 3.40 mmol/L,血鎂 0.76mmol/L。
如此頑固的持續(xù)低血鉀,伴隨著有低血鎂、低尿鈣、代謝性堿中毒,你會想到什么?
一、Gitelman綜合癥!?
病人為中年男性,發(fā)育正常,具有低血鉀、高尿鉀、代謝性堿中毒、低血鎂、低尿鈣等癥狀,且低鉀血癥難以糾正。一開始給予單純補鉀、補鎂等治療效果不佳,加用螺內酯后血鉀維持基本正常,提示該患者在補鉀、補鎂的同時聯(lián)合保鉀利尿藥治療療效較好,符合Gitelman癥狀的臨床特點。
下面就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疾病。
講到Gitelman綜合征(GS)又不得不提及Bartter綜合征(BS),BS和GS均屬于罕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腎小管疾病,由編碼腎遠曲小管上皮細胞上噻嗪類敏感性Na/Cl協(xié)同轉運體基因突變所致。特點為腎素-血管緊張素II-醛固酮(RAAS)系統(tǒng)激活,低血鉀、代謝性堿中毒而血壓正常。
二、起病隱匿,易漏診、誤診
此類疾病起病較隱匿,可在嬰兒期、兒童早期或青春期發(fā)病,癥狀不嚴重,容易造成漏診、誤診。既往認為GS是BS的一種變異類型,但目前認為兩者致病基因不同,應屬于兩種獨立的疾病。
臨床上GS容易與BS相混淆,GS患者常被誤診為BS。
BS多發(fā)生于胚胎期、嬰兒期或兒童早期,較GS發(fā)病早、病情重,可出現(xiàn)生長遲緩,尿鈣增高,嚴重時可導致腎鈣質沉著癥,多飲、多尿,腎濃縮功能嚴重障礙,為不伴高血壓和水腫的繼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部分患兒病情重,未成年即死亡。
而GS則起病于兒童晚期或成人期,癥狀輕,可出現(xiàn)肢體無力、肌肉抽搐,尿鈣偏低,血鎂下降,多飲、多尿不明顯,大多在檢查時才發(fā)現(xiàn)血鉀低、腎濃縮功能正常或輕度受損。
臨床上GS區(qū)別于BS的主要特點是低血鎂、低尿鈣。其確診依賴于基因診斷,但由于技術的限制,多數(shù)臨床醫(yī)師通過臨床表現(xiàn)和血液生化檢查來診斷。病人住院期間建議其去上級醫(yī)院完善相關基因檢查,但由于患者經(jīng)濟問題,故拒絕進行此項檢查,所以對此病診斷的金指標也就未能列出。
血尿電解質的異常為BS診斷的首要條件:難以糾正的低鈉、低鉀、低氯血癥和代謝性堿中毒是最具特征性的改變,以低鉀最為突出,一般在2.5mmol/L以下,甚至低至1.5mmol/L;24小時尿中鈉、鉀、氯、鈣的排泄明顯增多。但對于伴有低血鎂、低尿鈣的患者需高度懷疑GS。
三、該如何治療?
Gitelman綜合癥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目前尚無根治方法,但現(xiàn)有的治療仍可使患兒獲得較好的生活質量。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1)補充治療:通過靜脈補充電解質和液體可以快速糾正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和脫水,多用于病情危重者。病情較輕或是重癥緩解后,需長期口服KCl治療;而且生活中應多食富含鉀的食物,如豆類、玉米、馬鈴薯、香蕉等。還需終生服用鎂劑,常用的有MgCl2、門冬氨酸鉀鎂等。
2)減少丟失:患者的電解質丟失快,單靠補充治療很難糾正,聯(lián)合保鉀利尿劑可以提高療效。常用的藥物有螺內酯、氨苯蝶啶等,這些藥物保鉀的同時,對機體水、鈉的影響小,副作用少,可長期耐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