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蛋白在一些疾病狀態(tài)下會出現(xiàn)在體液中,并且在血液中的含量常有變化,醫(yī)生有必要更好地理解白蛋白的性質和意義。近期一項研究顯示,血清白蛋白水平與吉蘭巴雷綜合征的預后存在相關性,針對該研究,有學者發(fā)表了一篇述評,再次強調了疾病預后生物標志物的重要性。
研究回顧:血清白蛋白與疾病預后
吉蘭巴雷綜合征(GBS)是一種不容忽視的周圍神經(jīng)病,特別是近日寨卡病毒的流行,使得GBS的發(fā)病率有所增加,人們應當對此有所警惕。近日,來自鹿特丹的學者在JAMA子刊上發(fā)文,他們的研究納入了174名荷蘭GBS患者,證實了血清白蛋白濃度與患者的預后存在相關性。
研究中的患者在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之前,只有13%的患者具有低白蛋白血癥。研究者根據(jù)患者治療前的白蛋白水平將其分為三組,結果顯示,低白蛋白水平和需要機械通氣,以及最嚴重的無力程度具有顯著的相關性。此外,盡管治療前白蛋白水平與較慢的恢復存在一定相關的趨勢,但這一相關性是不顯著的。
2周后,患者群體的血清白蛋白濃度進一步降低,有35%的患者出現(xiàn)了低白蛋白血癥,同時白蛋白水平和疾病嚴重程度的相關性更為密切。此時,血清白蛋白的濃度與患者的延遲恢復也存在相關性。大約有90%的正常血清白蛋白濃度患者在6個月后可以獨立行走,而在具有低白蛋白血癥的患者中,這一比例僅為65%。
作者承認,這一研究結果需要在新的隊列中進行驗證。如果該研究結果得到證實,則人們可以得到一種容易測量的生物標志物,以判斷患者的預后。目前已有研究顯示,年齡較大、患病前腹瀉和更嚴重的無力與更差的預后相關;從患者發(fā)病到入院的時間、更嚴重的無力、面部無力或球麻痹癥狀則與機械通氣需求相關。加入血清白蛋白濃度這一指標,是否可以讓預測患者預后的算法更為精確,目前仍然有待觀察。
血清白蛋白水平為何會降低?
人們認識到白蛋白的重要性已有將近兩個世紀。白蛋白由肝臟合成,40%在血液中,60%在血管外。人類正常的血清白蛋白濃度為3.5~5.1g/dL,每天血漿中約有6%~10%的白蛋白被降解。在許多疾病和手術后,患者都可能出現(xiàn)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因此低白蛋白血癥與GBS不良預后相關這一點并不讓人十分驚訝。
GBS患者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理論上,低血清白蛋白水平有3個基本原因:損失或分解增加,血液稀釋,合成減少。損失增加的情況主要出現(xiàn)在腸道疾病、腎病綜合征和炎癥患者中。雖然有25%~50%的GBS患者可能在發(fā)病前有腹瀉,但在神經(jīng)出現(xiàn)病變時,患者的腹瀉已恢復,因此這種機制不太可能是低白蛋白血癥的罪魁禍首。腎小球腎炎與GBS的關系甚微,也可排除。在營養(yǎng)狀態(tài)不佳的患者中,白蛋白濃度也可下降,這種情況通常發(fā)生在既往健康的患者中,這與GBS的發(fā)病是不相關的。
白蛋白合成減少則見于肝臟疾病、全身感染、炎癥和極端營養(yǎng)不良患者中。肝臟疾病是一種值得考慮的原因,因為在GBS患者中,肝酶濃度通常會有所增加,并且引起肝炎的病毒,如戊型肝炎、巨細胞病毒和EB病毒感染,都可能促成GBS的發(fā)生。然而,相關的肝功能紊亂通常較輕,不足以使血清白蛋白濃度降低。
從發(fā)炎的神經(jīng)外滲白蛋白是一種可能的原因,嚴重的情況下,整個外周神經(jīng)系統(tǒng)都會出現(xiàn)類似的外滲。血液稀釋也是一種可能的解釋,臥床狀態(tài)、接受補液和機械通氣治療常出現(xiàn)此種情況,而這些治療都是GBS的???。不過,研究者不認為這是本研究中的患者出現(xiàn)低白蛋白血癥的原因,患者IgA和IgM濃度沒有降低,并且即使患者沒有進入重癥監(jiān)護病房治療,低白蛋白血癥造成的不利影響也確實存在。事實上,主要因素的可能是由神經(jīng)和/或循環(huán)呼吸道感染的嚴重炎癥引起炎性細胞因子的分泌,從而使白蛋白合成降低。
無論什么原因導致了患者的白蛋白水平降低,白蛋白濃度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下降,并且年齡較大這項因素在每一項關于GBS預后的研究中都與恢復較差的風險相關。然而在本研究中,調整年齡因素后,低白蛋白血癥的不良影響仍然顯著。
預后生物標志物,我們需要你
GBS相關的血清標志物很少。一項研究提出,可溶性白介素受體2的濃度增加與不良預后顯著相關,但尚未得到證實。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2周后出現(xiàn)血清免疫球蛋白濃度較低的患者更可能出現(xiàn)不良預后,但這一信息的提供時機太遲了,此時調整治療很難改變結果。
此外,一項納入了38名患者的研究結果顯示,腦脊液神經(jīng)絲重鏈濃度在最終預后不良的患者中濃度較高,這使得腦脊液為生物標志物提供了一個潛在的來源。如果低血清白蛋白濃度僅僅是炎癥嚴重程度的替代標記,則更直接地測量急性期蛋白,如C-反應蛋白,也是一種值得進行的探索。
人們迫切需要達成一個目標,即使用一種生物標志物或幾種生物標志物的組合,來早期準確地判斷患者的預后。雖然GBS患者最終通常可以康復,但仍有大約3%~10%的患者死亡,10%~20%的患者在1年后仍然無法脫離輔助工具獨立行走,并且即使給予患者治療,持續(xù)的疲勞和疼痛仍然是常見的。因此,我們需要尋找有力的手段確定預后不良的患者,并開發(fā)比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漿交換更有效的新型治療方案。
乳果糖口服溶液: - 慢性或習慣性便秘:調節(jié)結腸的生理節(jié)律。 - 肝性腦?。≒SE):用于治療和預防肝昏迷或昏迷前狀態(tài)。 枯草桿菌二聯(lián)活菌腸溶膠囊:治療腸道菌群失調(抗生素、化療藥物等)引起的腹瀉、便秘、腸炎、腹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健客價: ¥756干燥綜合征,斯.約二氏綜合征,干眼綜合征等內因性疾患;手術后、藥物性、外傷、佩戴隱形眼鏡等外因性疾患。
健客價: ¥29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藥物誘發(fā)的錐體外系疾患,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綜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腦動脈硬化的帕金森綜合征。也用于防治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健客價: ¥10神經(jīng)官能癥、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32.5用于更年期綜合征,癥見潮熱、盜汗、失眠、煩躁、抑郁、頭痛、心悸等。
健客價: ¥266用于治療由充血性心衰、肝硬化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綜合征導致的低鈉血癥。
健客價: ¥875神經(jīng)官能癥、經(jīng)前期緊張綜合征、更年期綜合征的鎮(zhèn)靜助眠。
健客價: ¥12用于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及室上性心動過速(包括伴預激綜合征者)。
健客價: ¥5癲癇既可作為單藥治療,也可作為添加治療: 用于治療全身性癲癇:包括失神發(fā)作、肌陣攣發(fā)作、強直陣攣發(fā)作、失張力發(fā)作及混合型發(fā)作,特殊類型綜合征(West,Lennox-Gastaut綜合征)等。 部分性癲癇適用于:簡單部分性發(fā)作、復雜部分性發(fā)作、部分繼發(fā)全身性發(fā)作。
健客價: ¥74用于閉塞綜合征、血栓性靜脈炎、毛細血管出血等。
健客價: ¥7.9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綜合征(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健客價: ¥16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反流性食管炎、卓-艾綜合征(Zollinger-Ellison綜合征)。
健客價: ¥30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lián)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118.5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藥物誘發(fā)的錐體外系疾患,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綜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腦動脈硬化的帕金森綜合征。也用于防治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健客價: ¥6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lián)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76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藥物誘發(fā)的錐體外系疾患,一氧化碳中毒后帕金森綜合征及老年人合并有腦動脈硬化的帕金森綜合征。也用于防治A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健客價: ¥11.69用于以下患者的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從幾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從7天到小于6個月)或確診外周動脈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術后置入支架的患者,與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與阿司匹林聯(lián)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療中使用。
健客價: ¥45用于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也可用于藥物引起的錐體外系疾患。
健客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