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試制過的各種胰島素劑型,包括:口服制劑、滴眼劑、滴鼻劑、栓劑等等,研究人員想盡各種辦法代替注射,但幾乎沒有實際臨床價值的突破。
糖尿病,中醫(yī)稱為消渴,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病率很高的一種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癥狀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飲、多食、多尿,“一少”指身體消瘦。臨床上根據癥狀的不同及病變輕重程度的不同,將糖尿病分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現(xiàn)是口渴,這跟肺熱有關。中消,主要表現(xiàn)是多食,跟胃熱有關。下消,主要表現(xiàn)為多尿,跟腎虛有關。下面給大家介紹幾個人體自備的治療糖尿病的穴藥,堅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藥物,一定能幫糖尿病患者平穩(wěn)地控制血糖。
有人把高血壓比作“無形殺手”,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往往有血糖高、血脂不正常、血粘也高,再加上高血壓,血管進一步收縮變窄,很容易發(fā)生阻塞或出血。
內分泌科副教授潘慧指出,胰島功能障礙會導致血脂升高、脂肪沉積在血管里,造成動脈硬化。而且,同時患有的高血壓會和高血糖一起損傷血管,讓血管發(fā)生硬化,最終導致突發(fā)心臟病。
阿托伐他汀鈣片,又名立普妥,阿托伐他汀能夠降低血漿膽固醇和脂蛋白水平,減少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臨床上用于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癥、混合性高脂血癥等癥。
如果血糖控制仍不滿意,可根據情況,適當選用口服降糖藥。當然如果一開始病人血糖就很高,比如說空腹血糖高于11.1mmol/L,餐后兩小時血糖高于16.7mmol/L,那就得及時應用化學降糖藥了。
高齡糖尿病患者基本上也不在強化降糖人群之列。低血糖可能會引發(fā)老年患者中風和心梗的發(fā)生。而且,強化降糖的主要目標是預防日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如果能將餐后血糖控制住,有三大好處:一是有效控制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二是降低糖尿病前期進展為2型糖尿病的風險,三是減低患者的心血管風險,而這點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