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前列腺癌放療后肛腸毒性的評分系統(tǒng)
摘要: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RT-ARD評分與生活質量所受影響具有顯著的相關性。RT-ARD評分與生活質量所受影響60%完全擬合,36%適度擬合,4%無擬合。
體外
放射治療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術是局限性
前列腺癌主要的治療方式。前列腺癌患者經體外放射治療后,常見并發(fā)癥包括胃腸道毒性、
泌尿生殖毒性和
性功能障礙。近期還發(fā)現(xiàn)晚期胃腸道并發(fā)癥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以往的前列腺癌患者評分系統(tǒng)多只關注于放療后患者癥狀的量化評估。但是,一項評分系統(tǒng)不應只評估患者的癥狀,還應評估患者的主觀感受。否則,會讓我們錯誤的估計治療相關并發(fā)癥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丹麥奧胡斯大學醫(yī)院
腫瘤科的Petersen博士等提出并驗證了一項評分系統(tǒng),來評估前列腺癌放療后長期的肛管直腸功能障礙,發(fā)現(xiàn)其在預測放療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面,具有91%的敏感性和85%的特異性。研究結果于2014年3月11日在線發(fā)表于Radiotherapy&Oncology雜志。
共有309位前列腺癌患者最終納入該項研究,其接受放療的時間距調查時已有2-10年。每位患者被要求完成一份調查問卷,包括放療后的胃腸道毒性和生活質量等情況。關于胃腸道毒性共27個條目,涉及肛管直腸并發(fā)癥的功能和器質性病變,生活質量評估采用的是EORTCQLQ-C30量表(第3版)。
應用二項回歸分析評估各調查條目與患者生活質量的相關性。與生活質量顯著相關的條目經分組篩選后,組成放療相關肛管直腸功能障礙(RT-ARD)評分系統(tǒng)。關于RT-ARD評分系統(tǒng)對放療后患者生活質量所受影響的預測,應用受試者操作特征分析來評估其敏感性和特異性。
最終共5個調查條目納入RT-ARD評分系統(tǒng),包括“固形大便失禁”、“延遲排便的能力”、“無果的排便感”、“大便干結”、“大便中帶有粘液”。根據(jù)RT-ARD評分情況將患者分為三組:0-8(無RT-ARD),9-23(輕度RT-ARD)和24-45(重度RT-ARD)。
分析發(fā)現(xiàn),患者RT-ARD評分與生活質量所受影響具有顯著的相關性。RT-ARD評分與生活質量所受影響60%完全擬合,36%適度擬合,4%無擬合。
受試者操作特征分析顯示,重度RT-ARD評分在預測放療后生活質量所受影響上,具有高度敏感性(91%)和特異性(85%)。該項研究提出并驗證了一項新的前列腺癌放療后的評分系統(tǒng),RT-ARD評分,其主要基于肛管直腸功能障礙的5項條目。對該系統(tǒng)驗證發(fā)現(xiàn),其在預測放療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面,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該評分系統(tǒng)是評估前列腺癌放療后肛管直腸功能障礙的一項簡單可靠的工具,在將來的臨床工作和臨床試驗中具有潛在的實用價值。
?。▽嵙暰庉嫞簞⒍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