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加聰明、可愛,很多的寶媽會給孩子選擇更有營養(yǎng)的食物,有一種食物會讓寶寶越來越聰明,也是很多寶媽經(jīng)常為寶寶做的食物,就是我們常吃的魚類,魚肉雖然備受寶媽的喜愛,可是怎么吃魚更加營養(yǎng)又健康呢?吃魚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究竟什么樣的魚類更適合寶寶食用呢?
下面我們先來看一下魚肉的營養(yǎng)價值:
魚肉含有葉酸、維生素B2、維生素B12等維生素,魚肉含有豐富的鎂元素,魚肉中富含維生素A、鐵、鈣、磷等。含有豐富的完全蛋白質(zhì)。魚肉含有大量的蛋白質(zhì),魚肉的脂肪多由不飽和脂肪酸組成,不飽和脂肪酸的碳鏈較長,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無機鹽、維生素含量較高。海水魚和淡水魚都含有豐富的磺,還含有磷、鈣、鐵等無機鹽。魚肉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尼克酸。這些都是人體需要的營養(yǎng)素。
1.適合寶寶吃的魚有哪些呢?
深海魚:含有DHA含量更高。包括:金槍魚、帶魚、秋刀魚等等DNA豐富,能促進寶寶的大腦發(fā)育,讓寶寶變得更聰明,深海魚的刺比較少,寶寶吃起來會比較方便。也不會擔心寶寶被魚刺扎到。深海的污染少,深海魚長期生活在海底,不容易被污染。
鱸魚有海水和淡水的品種,海鱸魚更適合寶寶食用。鱸魚周身刺少,魚肉肥厚細嫩,不容易蒸老,非常適合清蒸。
鱸魚含蛋白質(zhì)、脂肪、碳水化合物等營養(yǎng)成分,還含有維生素B2、煙酸和微量的維生素B1、磷、鐵等物質(zhì)。
黃花魚是非常適合孩子夏季食用的魚類。黃花魚營養(yǎng)豐富,新鮮的魚肉中富含蛋白質(zhì)、鈣、磷、鐵、碘等,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更易于孩子消化吸收。此外,黃花魚肉呈蒜瓣狀,沒有碎刺,適合兒童咀嚼。
銀魚是極富鈣質(zhì)、高蛋白、低脂肪食的魚類,基本沒有大魚刺,非常適宜小孩子食用。給小寶寶添加銀魚,可剁碎了弄成魚泥給寶寶吃,還可以煮到稀飯里或者弄碎了加在米糊里。
如何吃魚讓寶寶更健康
1、控制好吃魚的量,每周攝入半斤左右的深海魚,每周吃1-2次。
2、懂得烹飪方法,避免油炸、紅燒、油煎等方法,最好選擇水煮、清蒸,也可以做成魚丸。
3、寶寶吃魚不要吃魚頭及魚眼部位,這是魚身上重金屬最多的地方,最好選擇魚腹部的肉喂食寶寶。
4、適當給寶寶更換魚類不可吃一種魚,這樣孩子的營養(yǎng)攝入會比較單一不同種類的魚可以滿足孩子的營養(yǎng)需要。
不同年齡段寶寶的吃魚量推薦
6-12個月寶寶,添加時按照由少到多的順序。
推薦烹調(diào)方法:清蒸、水煮、入餡。
6-12個月寶寶:25-40克/日
1-3歲寶寶:40-60克/日
3-6歲寶寶:60-100克/日
注意事項:
1.注意挑魚刺,避免卡到寶寶喉嚨。
2制作時加鹽量因孩子情況添加及其他調(diào)味品。.。
3.現(xiàn)做現(xiàn)吃,不吃不新鮮的魚肉。
4.過敏性體質(zhì)及患有濕疹的寶寶深海魚推后添加。
平肝熄風、安神化痰。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屬中醫(yī)肝風內(nèi)動挾痰證者。癥見頭、頸、五官或肢體不自主抽動,喉中發(fā)出一場聲音,煩躁易怒,多夢易驚,射洪苔白膩,脈弦滑等。
健客價: ¥127草本成分,調(diào)理舒緩皮膚,用于所需皮膚表面的抑菌護理。
健客價: ¥28清熱鎮(zhèn)驚,散風化痰。用于小兒食滯內(nèi)熱引起咳嗽身燒,嘔吐痰涎,煩躁起急,睡臥不安,驚風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結(jié)。
健客價: ¥15用于預防和治療鈣缺乏癥,如骨質(zhì)疏松、手足抽搐癥、骨發(fā)育不全、佝僂病以及兒童、妊娠和哺乳期婦女、絕經(jīng)期婦女、老年人鈣的補充。
健客價: ¥15適宜寶寶幼嫩肌膚使用,是夏季用來止癢、清涼、怡神的佳品。
健客價: ¥42.9用于輕度小面積燒傷、燙傷、外傷感染,也可用于濕疹、痤瘡、足癬等。
健客價: ¥9補充寶寶營養(yǎng)。
健客價: ¥266寶寶濕疹、奶疹、尿布疹、皮炎等,也可用于蚊蟲叮咬引起的皮膚瘙癢,痱子等皮膚不適。
健客價: ¥201.適用人群為嬰幼兒、兒童及孕婦。2.純DHA藻油(含40%DHA)。每瓶15ml含DHA6000mg。3.沒有魚腥味,口感極佳,可以直接滴到寶寶口腔。
健客價: ¥2991、透明喝水杯新穎別致,杯身印有彩色卡通圖案。 2、特有吸氣孔設計,寶寶可從杯蓋上的吸嘴輕松地吸出杯內(nèi)的飲料。
健客價: ¥41.88補充寶寶營養(yǎng)。
健客價: ¥268補充寶寶營養(yǎng)。
健客價: ¥268富含高純度甘油,維生素,高保濕成份,溫和滋潤,能補充寶寶肌膚所需水分和養(yǎng)分,適用于嬰幼兒因氣候變化引起皮膚干燥、手足皸裂,也可用于浴后全身皮膚涂抺或皮膚按摩,長期使用可令嬰兒肌膚滑嫩有彈性。
健客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