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難過的要數有關節(jié)炎的中老年朋友了。手腳麻木、行動困難,關節(jié)的疼痛、腿腳不靈便……專家表示,隨著氣溫下降,中老年人預防關節(jié)炎的侵襲成了當務之急。
如何預防呢?給大家推薦一碗驅寒圣品——紅棗生姜茶。
常喝這杯茶,補血正氣!
冬季氣溫低,導致血管收縮慢,血液回流弱。女性們更容易體寒氣虛,手腳冰涼血液循環(huán)流通差。因此,立冬后喝一杯香濃的姜棗茶是最適合的,姜棗茶有助于催進血液循環(huán),喝后讓面部紅潤有光澤不怕凍。
更重要的是,喝姜棗茶能促使血管擴張,全身有溫熱感,具有強心作用。姜棗利膽、鎮(zhèn)痛、抗炎抗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腰肌勞損有較強的效果。
立冬喝姜棗茶具有溫中散寒、止嘔、回陽通脈、補血正氣的功效。
生姜調理脾胃
中醫(yī)認為,脾胃包括人體整個消化系統(tǒng),其作用就是將水谷精微變成氣血,輸送到全身各處,這樣五臟六腑才能正常運行。脾胃一旦虛弱了,營養(yǎng)的消化吸收就差,整個身體都會受到影響。生姜能使脾胃健運,從而氣血生化充足,人體就能保持完好的狀態(tài)。
不過要注意的是,陰虛火旺、有內熱的人,即平時手腳心發(fā)熱,手心出汗,愛喝水,經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膚干、心煩易怒、睡眠不好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癥狀,因此不宜長期吃生姜。
大棗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俗話說,“一日吃三棗,一輩子不顯老”。紅棗最突出的特點是維生素含量高。中醫(yī)認為,棗能補中益氣、養(yǎng)血生津。
冬季常吃紅棗,能夠補脾進而補氣血。保護和改善好胃腸道功能,促進消化吸收了,如此一來,身體底子好了,血氣自然補得進。
生姜紅棗茶制作簡單
食材:大紅棗5粒、桂圓5粒、姜半塊、枸杞數粒、紅糖適量。
做法:(2~3人份量)
1、棗子洗凈,去核后切成小粒。姜切細絲,桂圓去殼。
2、除紅糖外,所有原料放小煮壺里,加水至壺4/5處,煮15分鐘后關火。
3、紅糖放在自己用的杯子里,倒入姜棗茶,不需攪拌即可飲用。
這樣就能喝出棗子、桂圓、枸杞本來的淡淡甜味。杯中的紅糖慢慢化開,每一口都比上一口更甜,感覺多好。
主要功效
預防關節(jié)炎、腰肌勞損。
補脾益氣,養(yǎng)心安神。
暖宮、活血,治痛經。
預防風寒感冒。
暖胃、去胃寒。
醫(yī)生建議飲用紅棗生姜茶最好的時間是早上,上午或下午也可以,但是不宜晚上喝。為什么呢?
人在清晨之時,胃中之氣有待升發(fā),吃點姜可以健脾溫胃,為一天中飲食的消化吸收做好“鋪墊”。并且生姜中的揮發(fā)油可加快血液循環(huán)、興奮神經,使全身變得溫暖。在冬日的早晨,適當吃點姜,還可驅散寒冷,預防感冒。
到了晚上,人體應該是陽氣收斂、陰氣外盛,因此應該多吃清熱、下氣消食的食物,這樣更利于夜間休息,如蘿卜就是不錯的選擇。而生姜的辛溫發(fā)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姜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上火”的癥狀。
小貼士
紅棗生姜茶是冬季驅寒、預防關節(jié)炎發(fā)作的好方法,配合晚上泡腳驅寒效果更好。
冬天來了,喝一杯紅棗生姜茶就是這個冬天最好的選擇,血液循環(huán)加快了,關節(jié)也就不痛了,再也不怕手腳冰涼,過好暖冬就靠它!
益氣補血。用于輕、中度缺鐵性貧血屬氣血兩虛證者,證見:面部、肌膚萎黃或蒼白,神疲乏力,眩暈耳鳴,心悸氣短,舌淡或胖,脈弱等。
健客價: ¥24缺鐵性貧血。
健客價: ¥29補血去瘀。用于產后血虛,腰痛,四肢酸軟,月經前后腹痛。
健客價: ¥22溫補脾腎,益氣榮血。用于脾腎兩虛引起的虛勞貧血,缺鐵性貧血,面色蒼白,體弱肢冷,心悸,發(fā)斑。
健客價: ¥30益氣補血。用于久病體弱,氣虛血虧。
健客價: ¥50滋補氣血。用于頭暈,身體衰弱,婦女月經不調,產后血虛體弱,貧血。
健客價: ¥55補血,益氣,健脾。用于缺鐵性貧血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45補血,益氣,調經。用于久病氣血兩虛所致的體虛乏力、面黃肌瘦、頭暈目眩、月經過少。
健客價: ¥78滋陰補血,補中益氣,健脾潤肺。用于久病體弱,血虧目昏,虛癆咳嗽。
健客價: ¥35補血理氣,調經。用于婦女貧血,面色痿黃,經少后錯,白帶量多,經痛。
健客價: ¥7.5益氣補血,通絡生乳。用于氣血虧虛所致的產后缺乳病。癥見:產后氣血不足,乳汁少、甚或全無、乳汁清稀、乳房柔軟等。
健客價: ¥56滋陰補血,補中益氣,健脾潤肺。用于久病體弱,血虧目昏,虛癆咳嗽。
健客價: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