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補血藥,都在你身邊!只是有的人不認(rèn)識!
當(dāng)歸(根)
來源于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dāng)歸的干燥根。主產(chǎn)于甘肅東南部岷縣(秦州),產(chǎn)量多,質(zhì)量好;其次則為四川、云南、陜西等地。秋末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待水分稍蒸發(fā)后,捆成小把,上棚,用煙火慢慢熏干。切薄片,或身、尾分別切片。以主根大,身長,支根少,外皮黃棕色,斷面黃白色,氣味清香、濃厚者為佳。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功效】甘、辛,溫。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煎服,6~12g。
【功用特點】本品甘補、辛行、溫通,有補血、活血、調(diào)經(jīng)、散寒、止痛之功,常用于血虛、血瘀、血寒諸證。既為補血要藥,又為婦科良藥,且為外科所常用。兼能滑腸通便。
【驗方精選】
1.皮膚瘡癬:防己9g,當(dāng)歸、黃芪各6g,金銀花3g。酒煎服。
2.婦人乳癰毒氣不散:冬瓜皮搗汁,當(dāng)歸半兩研末?;靹蚝笸糠蠡继帲敝寥?。
【注意事項】濕勝中滿、大便溏瀉者忌服。
熟地黃(塊根的蒸制品)
來源于玄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黃的干燥塊根,經(jīng)加黃酒拌蒸至內(nèi)外色黑、油潤,或直接蒸至黑潤而成。以色黑,柔潤,甘味濃,潔凈無雜質(zhì)者為佳。切厚片用。
【性味功效】甘,微溫。補血養(yǎng)陰,填精益髓。煎服,9~15g。
【功用特點】本品為補血要藥,滋陰的主藥。且可益精填髓,治療血虛萎黃、腎陰不足、肝腎精血虧虛之證。
【驗方精選】痛經(jīng):紅花6g,白芍、川當(dāng)歸、熟地黃、川芎、桃仁各9g。水煎服。
【注意事項】本品性質(zhì)黏膩,較生地黃更甚,有礙消化,凡氣滯痰多、脘腹脹滿、食少便溏者忌服。重用久服宜與陳皮、砂仁等同用,以免黏膩礙胃。
白芍(根)
來源于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芍藥的干燥根。主產(chǎn)于浙江、安徽、四川等地。夏秋季采挖,洗凈,除去頭尾及須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至無硬心,撈起曬干。以根粗長,勻直,質(zhì)堅實,粉性足,表面光潔者為佳。切薄片,生用、炒用或酒炒用。
【性味功效】苦、酸、甘,微寒。煎服,6~15g;大量15~30g。
【功用特點】本品酸能收澀,可用于血虛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自汗,盜汗;養(yǎng)血斂陰,又有平肝、柔肝止痛的作用,適用于血虛肝旺,肝失柔和,肝陽偏亢引起的頭暈?zāi)垦?,脅肋及四肢攣急作痛,肝脾失和腹中攣急作痛及瀉痢腹痛。
【驗方精選】腎虛尿頻:枸杞子50g,黃芪75g,人參50g,桂心1g,當(dāng)歸50g,白芍藥50g。搗篩為散。每次服9g,加入生姜0.2g,棗3枚,麥芽糖0.2g,水煎,去滓,飯前溫服。
【注意事項】反藜蘆。
何首烏(塊根)
來源于蓼科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何首烏的干燥塊根。產(chǎn)于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如河南、湖北、廣西、廣東、貴州、四川、江蘇等地均有出產(chǎn)。秋冬季葉枯萎時采挖,削去兩端,洗凈,切厚片,干燥,稱“生首烏”;再以黑豆汁拌勻,蒸至內(nèi)外均呈棕褐色,曬干,稱為“制首烏”。以質(zhì)堅體實,粉性足者為佳。
【性味功效】苦、甘、澀,微溫。生首烏解毒,截瘧,潤腸通便;制用補益精血。煎服,3~12g。
【功用特點】本品制用性質(zhì)溫和,不寒不燥,又無膩滯之弊,兼有收斂精氣之效,是一味平補肝腎精血的良藥。生用補益力弱,可治療瘧疾日久,氣血虛弱以及老年人血虛腸燥便秘。
【驗方精選】
1.自汗不止:何首烏末,水調(diào)。封臍中。
2.大腸風(fēng)毒,瀉血不止:何首烏100g,搗細(xì)羅為散,每次飯前,以溫米湯送服,每次3g。
【注意事項】大便溏泄及有濕痰者慎服。忌鐵器。
阿膠(固體膠)
來源于馬科動物驢的皮經(jīng)煎煮、濃縮制成的固體膠。主產(chǎn)于山東、浙江、河北、河南、江蘇等地。以山東省東阿縣的產(chǎn)品最著名。以色澤烏黑均勻,斷面光亮,質(zhì)脆味甘,無腥氣者為佳。搗成碎塊或以蛤粉燙炒成珠用。
【性味功效】甘,平。入湯劑,3~9g,烊化兌服。
【功用特點】本品為唯一的補血止血藥,對出血兼見陰虛血虛者尤為適宜,也為補血的佳品。滋陰潤燥,入腎補陰,入肺潤肺,又可治療陰虛證和肺燥證。
【驗方精選】產(chǎn)后血虛熱痢:白頭翁15g,甘草3g,阿膠9g,黃柏12g,黃連6g,秦皮12g,水煎服。
【注意事項】本品性滋膩,有礙消化,胃弱便溏者慎用。
補氣養(yǎng)血,保產(chǎn)安胎。用于妊娠氣虛,腰酸腿痛,胎動不安,屢經(jīng)流產(chǎn)。
健客價: ¥53滋陰補腎。用于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健客價: ¥12滋陰養(yǎng)血,補心安神。用于心陰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大便干燥。
健客價: ¥11散風(fēng)固表,宣肺通竅。用于風(fēng)熱蘊肺、表虛不同所致的鼻塞時輕時重、鼻流清涕或濁涕、前額頭痛;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見上述癥候者。
健客價: ¥30益氣養(yǎng)血、補腎。用于腎陽虛衰,氣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健客價: ¥188益氣養(yǎng)血、補腎。用于腎陽虛衰,氣血不足,畏寒肢冷,精神疲乏,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健客價: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