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應該怎么用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抑制劑(protonpumpinhibitors,PPIs)自上世紀80年代問世至今20多年來,顯著地改善了酸相關性疾病的臨床結局,對酸相關性疾病的治療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今天,我們就從各個指南共識上一起來看看質子泵抑制劑在臨床上都有哪些應用。
消化性潰瘍
1.消化性潰瘍的治療
抑酸治療是緩解消化性潰瘍病癥狀、愈合潰瘍的最主要措施,PPIs是首選藥物。
如果用藥物抑制胃酸分泌,使胃內pH值升高≥3,每天維持18~20h,則可使大多數(shù)十二指腸潰瘍在4周內愈合;
消化性潰瘍病治療通常采用標準劑量的PPIs(奧美拉唑20mg/d,蘭索拉唑30mg/d,泮托拉唑40mg/d,雷貝拉唑10mg/d,埃索美拉唑20mg/d),每日1次,早餐前0.5h服藥;
PPIs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療程4~6周,胃潰瘍?yōu)?~8周,通常胃鏡下潰瘍愈合率均在90%以上;對于存在高危因素及巨大潰瘍的患者建議適當延長療程;
對于幽門螺桿菌(Hp))陽性的消化性潰瘍,應常規(guī)行Hp根除治療,在抗Hp治療結束后,仍應繼續(xù)使用PPI至療程結束;
推薦PPIs用于治療胃泌素瘤或G細胞增生等致胃泌素分泌增多而引起的消化性潰瘍。
對胃泌素瘤的治療,通常應用雙倍標準劑量的PPIs,分為每日2次用藥。若基礎酸排量(BAO)>10mmol/h,則還需增加劑量,以達到理想的抑酸效果為止;
對于行胃泌素瘤根治性手術的患者,由于術前患者長期處于高胃泌素血癥狀態(tài),所以術后仍需繼續(xù)采用抑酸治療,維持一段時期;
對于消化性潰瘍并發(fā)急性出血,PPI的止血效果顯著優(yōu)于H2受體拮抗劑,其起效快并可顯著降低再出血的發(fā)生率,盡可能早期應用PPI可改善出血病灶在胃鏡下的表現(xiàn),從而減少胃鏡下止血的需要。
我國最新指南建議,對于胃鏡下止血治療后的高?;颊?,如ForrestⅠa至Ⅱb的潰瘍、胃鏡下止血困難或胃鏡下止血效果不確定者、合并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或NSAID者,給予靜脈大劑量PPI72h,并適當延長大劑量PPI的療程,然后改為標準劑量PPI靜脈輸注,每日2次,使用3~5d,此后口服標準劑量PPI直至潰瘍愈合。
2.消化性潰瘍的預防
對非Hp感染、Hp根除失敗,及其他不明原因的復發(fā)性消化性潰瘍的預防,建議應用PPIs或H2受體拮抗劑維持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