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初會胡學(xué)智老師時,自恃己專練太極15年,問胡師是否可評為中乘水平,胡師曰:“門還沒入”。當(dāng)時自己還有些不理解,不服氣,至今天才知道,胡老師評語是完全正確的。如果不是胡老八年來的悉心指導(dǎo),我也許到今天甚至到永遠也不會入得太極之門。
王宗岳論:“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隆勁后愈練愈精,默識惴摩,漸至從心所欲”。故懂勁雖為太極拳入門階段,也是很難求得的一個階段。只有懂勁后在太極拳上才有希望達到大師級的水平。畢竟學(xué)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鱗角,能悟人懂勁,竊以為實在可喜也。
我忽然悟通的是什么呢?一時理不準(zhǔn)頭緒,就想到哪寫到哪:
1、松柔連貫的拳式。力由脊發(fā),由腰脊運動帶動軀干四肢運動,各個關(guān)節(jié)肌腱、五臟六腑甚至每個細胞全松活開,這個“松”字很關(guān)鍵。“逢松必變”,“逢變必松”,動作輕靈,毫不著力。“輕靈”這點至關(guān)重要,多數(shù)太極愛好者都因忽略“輕靈”而悟不得太極真諦。
2、“腰腿求之”,松腰落胯,腰腿是支架,所謂“立柱頂千斤”、“擎起彼身借彼力”,腰腿進退轉(zhuǎn)側(cè)得宜,便與敵之攻走之勢,合成為太極陰陽妙圖,無過不及,隨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故胡師的拳架與推手,均不可擅改,那是悟入真太極的必由之路。
3、“胸背猶如一紙扇,開合折疊任君變”(胡師語),腰脊帶動兩臂胸背化發(fā),處處能化能發(fā),所謂“無形無象,全體透空”。腰腿與胸背相合,則形成“上下相隨人難侵。”
4、“引到身前力始蓄”,距離感至關(guān)重要,距離遠,化之人也不驚,打之我也無力,必須對方手觸我身(軀干)而后化之發(fā)之,見李經(jīng)梧、胡老師均是“以身試法”讓徒弟推其身上(軀干部位)而后化發(fā)之。兵法所謂:“善戰(zhàn)者其勢險,其節(jié)短。”善進身者對方打不出、摔不倒,陰陽魚游走不已,近身好處大矣哉。
5、改造先天頂抗為順勢而動,會避雙重,身如被單,床單、隨打隨移,一點打不到實處,而又能作周身一家,處處得機得勢,所謂“敷”、“蓋”、“對”也;又如老叟戲頑童,不單玩自己的,還要和對手合在一起玩,不即不離,猶如事先編排好的對練路子,可以周旋無已而又處處我順人背,不想周旋則能隨時發(fā)之。所謂“吞也”、“吐也”。
6、“一臂三力”“退必吸提,進必粘逼”(胡師語)。搭手后諸式諸勁中均含有三種力:牽引力、順勢力、推動力,這在肢體的螺旋走轉(zhuǎn)中實現(xiàn)(“纏線勁”),這是近身制敵的保證,也是處處我順人背的保證,使之進不得,退也無法逃脫,這也是“敷蓋對喬”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