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病指某些人進食大量鮮荔枝后,出現(xiàn)頭暈、出汗、面色蒼白、乏力、心慌、口渴、饑餓感等癥狀,重者可有四肢厥冷、脈搏細數(shù)、血壓下降,甚至抽搐和突然昏迷等癥狀。這是由于大量進食鮮荔枝后,機體胰島素分泌過多引起的低血糖反應。輕者口服糖水即可恢復正常;重者應送醫(yī)院搶救。
醫(yī)生提醒,一般兒童不要超過5顆,成人一次不要超過300克,吃完之后可以喝點鹽水,或者把荔枝剝殼放鹽水泡一下。
水果是好東西
不止是荔枝
五顏六色的水果讓人眼花繚亂
感覺好多水果都好想吃
但不是每種水果都適合你
1按體質(zhì)吃水果
人的體質(zhì)分為寒、熱、中性三種。水果也有寒、熱、溫、涼之分,因此最好按照體質(zhì)選擇。如果是胃寒、體寒的人吃了寒性水果,人體往往難以承受,出現(xiàn)腹瀉等問題,只會“雪上加霜”,對健康不利。
寒性水果
西瓜、山竹、香瓜、梨、香蕉、獼猴桃、柿子、香蕉、奇異果、甜瓜、椰子、圣女果等。
適宜人群:實熱體質(zhì)
一般來說,實熱體質(zhì)的人夏天代謝旺盛,交感神經(jīng)占優(yōu)勢,出汗多,經(jīng)常臉色通紅、口干舌燥、易煩躁、容易便秘,夏天特別喜歡吃涼東西。另外,腸胃功能不好的老人和孩子,不太適合吃寒涼水果,如果真的很想吃,可以在午飯后、晚飯前,少吃一點,不可過量。
溫性水果
蘋果、葡萄、甘蔗、百香果、檸檬、番石榴、鳳梨、木瓜、橄欖、菠蘿、芒果等。
適宜人群:各種體質(zhì)
溫性水果比較溫順,寒底、熱底人吃都不會有劇烈反映,這類水果適合各種人食用。
熱性水果
荔枝、桃子、龍眼、櫻桃、大棗、榴蓮、木瓜、橘子、蘆柑等。
適宜人群:虛寒體質(zhì)
對于虛寒體質(zhì)的人來說,他們氣虛脾虛,基礎代謝率低,體內(nèi)產(chǎn)生的熱量少,四肢即使在夏天也是冷的。相比較而言,這類人群的面色比常人白,而且很少口渴,也不喜歡接觸涼的東西,包括進空調(diào)房間。
2吃水果也要分時間段
水果本身含的酵素不同,如想讓酵素在體內(nèi)產(chǎn)生不同的作用,還應選擇最合適的時間吃。
1.空腹時別吃太酸的
早上胃腸經(jīng)過一夜的休息,功能尚在恢復中,因此最好選擇酸性不太強、澀味不太濃的水果。胃腸功能不好的人,更不宜在這個時段吃水果,尤其是西紅柿、柿子、橘子、山楂等。香蕉也不適合空腹吃,會加快腸胃的運動,增加心臟負擔。
2.兩餐之間吃水果能快速補充維生素
兩餐間吃水果,水果中的果糖和葡萄糖能被人體快速吸收。比如鮮棗最好餐前吃,但食用太多可能會引起胃酸過多和腹脹。菠蘿可在午餐后吃,西瓜最好飯后兩小時吃。
3.晚餐后不要大量吃
餐后1小時吃水果有助于消食,可選擇菠蘿、山楂等有機酸含量多的水果。但晚餐后不要大量吃水果,既不利消化,又很容易因吃得過多,使其中的糖轉(zhuǎn)化為脂肪在體內(nèi)堆積。
3有些水果不是人人都適宜
獼猴桃、桑葚、草莓等帶籽水果有促進排便的作用,更適合便秘的人,如果本來就容易拉肚子,就不要多吃。
菠蘿、獼猴桃、芒果、無花果等水果可能造成少數(shù)人的過敏和不耐受反應,吃后如果發(fā)生喉部黏膜腫脹、頭疼、胃疼等不適反應,就應避免食用。
菠蘿、梨、櫻桃、葡萄、木瓜、桃子、草莓等水果含糖量不高,糖尿病患者只要在吃這些水果后適度減少主食的量,保證碳水化合物總量不變即可。
楊梅、梅子、李子等水果中的酸味會同胃酸一起刺激胃黏膜,潰瘍病患者不宜吃。
一些水果也容易造成過敏:
菠蘿含有菠蘿蛋白酶,這種酶可使胃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胃腸內(nèi)大分子異體蛋白質(zhì)滲入血流。
菠蘿過敏癥表現(xiàn)為陣發(fā)性劇烈腹絞痛、嘔吐、腹瀉,并有皮膚瘙癢、潮紅,四肢及口舌發(fā)麻,多汗,蕁麻疹,結(jié)膜出血,呼吸困難等。處理及時,于2~3日內(nèi)可恢復。
香蕉呼吸道過敏,具體表現(xiàn)為肌膚發(fā)癢、嘴巴腫脹,喉嚨癢,呼吸道急速收縮或膨脹致命。
草莓蕁麻疹,是由草莓表面的“茸毛”帶有的花粉引起的蕁麻疹,全身瘙癢,還會伴有打噴嚏,口腔和咽喉會感到發(fā)癢和腫脹。
胃功能型楊桃過敏,只發(fā)生在腎有問題的朋友身上,過敏后出現(xiàn)頑固性呃逆、肢體麻木、肌力下降、皮膚感覺異常、癲癇、嗜睡、昏迷、腹瀉、血尿等。過敏后,只能采用中藥治療,才能逐漸恢復。
獼猴桃過敏性喉炎,表現(xiàn)為舌頭發(fā)麻、喉嚨發(fā)癢,口腔黏膜水腫,胸悶,呼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