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最傷人的安慰模式
01.為什么我們的安慰總是那么無力?
Shelly加班回家,非常累,加上來例假,肚子有點痛,想起白天從老板那里受的委屈,忍不住給愛人吐槽。
“今天太累了,肚子也痛。干嘛那么挑剔,哪有那么完美的東西,完全不顧下面人的承受力”。
愛人聽了,試圖安慰她:“嗨,我的老板更過分,今天表格格式不行,硬是讓我去甲方那里把資料全拿回來重做,整整一百多頁啊。”
Shelly繼續(xù)說,“我真有點不想干了。”
愛人說,“你那工作,確實沒什么好干的,又辛苦工資又不高。早就該換了。”
Shelly一聽,氣不打一處來,“那房貸怎么辦,孩子教育費用怎么辦……哎呀,肚子痛死了……”
愛人不知道說什么好,“要喝熱水嗎?”。
看著眼前自己深愛的人沉默了,他搞不懂她怎么比剛才還要生氣。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經(jīng)常有這種經(jīng)歷,試圖在信任的人面前吐個槽,尋求個安慰,結(jié)果發(fā)現(xiàn),聽完對方的話,比一開始還要生氣了。
又或者,你試圖安慰向你傾訴的人,卻發(fā)現(xiàn)很無力,除了說“沒事的,都會過去的”,竟然找不到緩解對方情緒的合適方法。
你只能看著對方的情緒越演越烈,卻根本做不出任何有效的安慰,不管你有多愛對面的這個人。
為什么會這樣?
接下來這個測試,能夠幫助你了解自己是不是一個會安慰別人的人:
請聽題:
你投票的那個選項,會是正確答案嗎?
02.最傷人的7種安慰方式是什么?
上面的每一個答案,都是錯誤的。
這其實就是本文想要科普的,最傷人的7種安慰方式。你又中槍了幾條?
為什么這些看似正常的安慰方式,實際上很無力,有的甚至是起反作用呢?
我們仔細(xì)來逐一體會一下當(dāng)事人的感覺。
錯誤安慰類型①: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沒有那么糟糕”“你不要這么想”
這種安慰人的語句,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我們的對話當(dāng)中。
傾聽者以為自己在安慰對方,然而,聽者會的感覺卻可能非常糟糕!
在傾訴中,當(dāng)她說“她們居然這么想我”。
想要解決問題的你說,“你不要這么想”,但對被安慰的人而言,這其中暗含的意思是,“這是你自己太敏感,你不對”。
因為此時,他心中的萬千苦水,他想要表達(dá)的情緒和感受被你的話生生地堵回去了。
跟處于痛苦中的人說一切其實沒那么糟,你不要這么想,相當(dāng)于是在貶低和輕視他所受到的折磨。
你在第一時間,否認(rèn)了他的感受。
往嚴(yán)重的情況說,其實是一種強(qiáng)迫和暴力。
錯誤安慰類型②:
“我比你更慘”;居高臨下的同情
開頭列舉的例子中,shelly的本意是想吐糟自己很累,老板很挑剔,希望老公能夠理解自己,跟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沒想到老公不僅好像沒聽見自己的談話,反而說:
“我的老板更過分”(聽起來暗含的意思:你的算什么!是你自己弱?。?/p>
然后開始吐槽。
Shelly的情緒沒有發(fā)泄完,發(fā)現(xiàn)老公在說自己了,滿肚子的火沒處發(fā),反而有一種被漠視的感覺。
心理咨詢中常常會用到自我暴露,指的是咨詢師在適當(dāng)時機(jī)的時候,與來訪者分享類似的經(jīng)歷和心得。
但其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就在于,這種自我暴露是建立在合適的時機(jī)上的,有可能在對話的中期,也有可能在某種特別的談話氛圍間。
無論在什么時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來訪者已經(jīng)通過前期的咨詢排解了一部分情緒,雙方建立很好的鏈接。
如果是談話處于傾訴階段,匆忙地訴說自己的經(jīng)歷,輕易地比慘是不妥的。
這種安慰人的方式,其暗含的風(fēng)險在于:
·否認(rèn)了對方情緒的合理性
·否認(rèn)了其經(jīng)歷的獨特性
·把對話的焦點從對方轉(zhuǎn)向了自己
與比慘相比,居高臨下的同情也是不尊重對方的表現(xiàn),其看問題的角度沒有把雙方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去看待,跟共情有很大的不同。
錯誤安慰類型③:
過早說“我完全理解你”、“我懂你”
許多人為了表示自己跟對方站在一條戰(zhàn)線上,就匆匆說,“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我懂你”。
可是,就算是十分有經(jīng)驗的咨詢師,要做到完全地理解另外一個人,都是相當(dāng)困難的事情。
你永遠(yuǎn)只能做到"如同",無法完全變成對方。
柴靜說過:只有同樣經(jīng)歷過無邊黑暗的人,才有資格說,我理解你。
而每一個人的經(jīng)歷卻是如此獨特,精確地理解他人是一件笨重,而且很花功夫的事。
所以,別脫口說出"我完全能理解你",那無異于抹殺了一個個體存在的獨特性。
錯誤安慰類型④:
跟對方講道理;口頭提供幫助
《我的前半生》熱播的時候,辦公室一個姑娘羨慕羅子君有賀涵,時時刻刻提點她,讓她走出迷霧。
旁邊的一個大姐來了一句:“那不過是因為長得帥又是電視劇,如果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老公天天在旁邊這么教育我,我會恨不得一腳踹走他”。
聽罷我們都笑了。
賀涵雖然是咨詢界精英,擅長從一件事情中找到解決方案。但他的處事風(fēng)格和臺詞未免給人一種說教太多的感覺,缺乏情感上的共鳴。
人們在溝通的時候,往往并不是尋求答案,也包含了內(nèi)容信息層面和情緒情感層面兩部分。
其實,道理人人都懂,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給予自己情感上的接納。
所以,別拿那么多生硬的道理來應(yīng)對,更別只是口頭上說要幫助對方。
03.如何有效地安慰一個人?
安慰別人的關(guān)鍵是什么?比較有效的是:
步驟(1):接受ta,看見ta。
換一句話說,即,我不加評判地接受并看見他人的情緒。
人本主義心理學(xué)之父卡爾·羅杰斯曾說,“愛是深深的理解與接受。”
去翻閱羅杰斯的咨詢案例集,一個簡簡單單的“嗯”大量地出現(xiàn)在他對來訪者的回應(yīng)中。
在他看來,他只是在做一件事情——傾聽并有所回應(yīng),適當(dāng)?shù)臅r候,肯定對方的情緒是真切的。
這種不加批判的回應(yīng),會使得傾訴的人情緒輸出的管道是暢通的,她處于一個安全、友好、有愛的傾訴環(huán)境當(dāng)中,痛苦會得到緩解。
有時候,你覺得你什么都沒做,只是陪在對方身邊,甚至是聽她哭一場,而她卻在結(jié)束之后會告訴你,“謝謝你,感覺好多了。”
步驟(2):陪著Ta,我們在一起
高中的時候,同班同學(xué)的爸爸突然去世,她處理完后事仍然每晚坐在操場上落淚,仿佛只有在黑暗當(dāng)中才可以讓自己感到match安寧。
后來班長在操場上找到了她,他默默地坐在她的旁邊,什么都沒有說,就遞紙巾給她,就這樣兩個人一直坐到天亮。
從那個夜晚開始,失去父親的同學(xué)開始振作起來,重新投入到正常的學(xué)習(xí)當(dāng)中。
這一晚,也成為她記憶中很溫暖的一幕。
僅僅是,握緊你的手,告訴你,“我們在一起”,你的內(nèi)心就感覺到了力量。
所以,當(dāng)你試圖安慰一個人,有時候,只要呆在ta身邊,告訴ta并非一個人。
不要害怕,不要遲疑,人跟人在一起會獲得力量。
步驟(3):抱抱ta,溫暖ta
除了口頭語言之外,不要猶豫,走到他們身邊,用肢體接觸對方。
你可以根據(jù)關(guān)系的遠(yuǎn)近和對方的習(xí)慣,握著對方的手,鼓勵傾訴時候的哭泣,甚至推動它的發(fā)生。
當(dāng)基本的共情已經(jīng)達(dá)成,你可以注視著對方,對ta說:"太難受的話,就哭出來吧。沒關(guān)系的,我會陪著你。"
而擁抱則可以傳遞出熱度與溫情。
有的時候,我們早已經(jīng)忘記了事情發(fā)生的時候別人說過什么,可是卻清晰地記得那雙有力的大手,記得擁抱時候的溫度,那往往是我們在黑暗里最溫暖的陽光。
步驟(4):為TA做點什么吧
王小波曾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沒有什么比實際行動更能安慰一個痛苦無助的人了。
如果一個人陷入離婚財產(chǎn)糾紛中,你能夠為她找來合適的律師。
一個失業(yè)的人你能夠幫他一起制作精美的簡歷,并推薦給合適的人。那么,這種安慰的效果是非常直接的。
當(dāng)然,或許很多時候我們做不了這么多。
但是,直接去倒一杯熱水比說“喝點熱水吧”更有效果。直接去陪著她度過漫漫長夜再送點吃的比說“有什么需要我?guī)兔Φ谋M管說”更有力量。
總之,若是想真的安慰到ta,做你能做的,而不是停留在口頭上。
人生或多或少都會遇到一些看似熬不過去的坎。
可是,因為這個時候,有你來安慰我,陪我走過,我才沒在最黑暗的時候放棄我自己。
下次記得,別光說“沒事的,都會過去的”。
當(dāng)然,有你陪著,再拙劣的安慰,我也會心存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