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數(shù)據(jù),齲齒的患病率幾乎覆蓋每一個年齡段,并且伴隨有嚴重的健康問題發(fā)生。此外,治療齲齒和相關疾病的直接和間接費用已成為個人和社會保健系統(tǒng)的巨大經濟負擔。
說到治療齲齒,傳統(tǒng)方法就是使用牙鉆削切患處。而牙鉆所發(fā)出的“嗞——”的聲音會讓人感到不安與恐懼,有時還會伴有疼痛。不少患者在猶豫是否接受治療時,病情出現(xiàn)了惡化的狀況。然而,最近一種新的治療方法橫空出世,針對誰都不喜歡的齲齒治療,如今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發(fā)出了一種新型治療方法。治療時再也不用被噪音打擾,而且還能消除患者的疼痛。
牙釉質再礦化實驗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這項研究,著眼于一種名為“牙釉蛋白”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正是形成覆蓋于牙面上的牙釉質所不可或缺的其中一種物質。這種牙釉蛋白能夠促進牙釉質再生,填補由齲齒引發(fā)的牙齒空洞。這項研究目前已經發(fā)表在美國化學學會(ACS)的科學雜志《生物材料科學與工程 》上。
我們知道,被稱為“成釉細胞”的細胞組織產生“牙釉蛋白”之類的蛋白質,而牙釉質就是由這些蛋白質生成的。而牙釉質礦化后,“成釉細胞”最終會死亡,所以牙釉質不可再生。
另一方面,細菌在口腔環(huán)境中代謝諸如糖類等可發(fā)酵的碳水化合物,生成副產物——酸,而酸正是導致牙釉質脫礦的元兇,齲齒也由此開始產生。
基于以上的齲齒致病機制,研究人員進行了大膽的假設——以“牙釉蛋白”為基礎的多肽是否可以讓齲齒空洞部位的牙釉質再礦化呢?并通過使用鈣離子與磷酸鹽,以及使用氟化物等6種不同的情況進行了牙釉質再礦化的實驗。
處方簡單易實施
結果顯示,從“牙釉蛋白”衍生的多肽附著到牙齒表面,通過收集鈣和磷酸根離子,生成包括羥基磷灰石鈣化新層(HAP)在內約10微米厚的新生鈣化層。像這樣再礦化的牙釉質結構與健康牙釉質的結構非常相似。
研究論文的第一作者Memetto-Sarikaya教授表示該研究結果為“通過肽重新鈣化,將是替代常規(guī)齲齒治療的有效辦法之一”。同時還表示“由多肽配制成處方也非常簡單,作為藥物在臨床上也很容易實現(xiàn)”,對多肽將來的應用進行了高度評價。
如果能夠將多肽處方加入牙膏或護牙素等口腔日常護理用品中,更加容易應用在日常齲齒預防上,尤其是對牙釉質的再生與強化方面將會帶來質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