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jié)由肱骨頭和肩胛盂構成,因肩胛盂小而淺加之外力作用??擅撐?。創(chuàng)傷是肩關節(jié)脫位主要原因,多為間接暴力所致。臨床分前后、上下脫位。前脫位常見,因腋窩部肌力較弱當側身躍倒或受到撞擊,上肢外展、外旋位手掌著地時,間接暴力上達肱骨頭推向腋窩部沖破關節(jié)囊前臂致前脫位,肱骨頭可能位于鎖骨下、喙突下、肩前方及關節(jié)盂下,以喙突下脫位最常見。
診斷
1、明確上肢外展外旋或后伸著地的外傷史,肩部腫痛、畸形、功能障礙。
2、檢查時見患者用健手托住患側前臂、頭向患側傾斜姿勢。肩峰突出,下方凹陷,呈現(xiàn)典型的方肩畸形,上臂外展20°~30°彈性固定。應考慮肩關節(jié)脫位的可能。
3、肩部觸診關節(jié)盂空虛感,在不同位置可觸摸到有肱骨頭:
盂下型:患側上肢長于健側,腋窩可觸到圓滑的肱骨頭。
喙突下型:在喙突下可觸摸到肱骨頭。
鎖骨下型:鎖骨下可觸到肱骨頭。
后脫位:肩前方變平,喙突及肩峰明顯突出,上臂內旋畸形,肩胛岡骨下可觸到肱骨頭。
肩關節(jié)脫位合并骨折:局部腫痛,肱骨頭附近明顯壓痛,或有淤血斑,應考慮肱骨大結節(jié)撕脫骨折,需作X線檢查
4、Dugas征陽性:患側肘部緊貼胸部時,手掌觸不到健側肩部,或手掌搭在健側肩部時,肘部無法貼近胸壁;又稱搭肩試驗。5、X線檢查:能證實脫位的類型,還能發(fā)現(xiàn)是否合并骨折。
復位方法
絕大多數(shù)的肩關節(jié)脫位(97%)是前脫位。典型的損傷機制是上肢強力外展和外旋。另外,肱骨近端受到從后向前的暴力也會造成肩關節(jié)前脫位。
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患者通常前臂固定,輕度內旋和外展。當肱骨頭位于正常解剖結構的前下內側的時候肩部會出現(xiàn)平肩畸形,同時肩關節(jié)的被動和主動活動受限。
下面我們介紹了11種用于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復位方法:
1、Hippocratic復位法
Hippocratic描述了最早的肩關節(jié)脫位復位方法。術者在將足部抵在患側腋窩,對患者進行縱向牽引的同時交替內外旋轉肱骨頭。該方法目前較少使用,因為其存在較高風險的臂叢神經(jīng)牽拉損傷。
2、牽引-對抗牽引復位法
牽引-回旋的方法是采用縱向牽引的方法解除肱骨頭的卡壓?;颊哐雠P,用布單從腋窩部繞過胸部由助手對抗牽引,術者向下向外45°牽拉患肢。
同樣,在缺少助手的情況下,可以將布單栓在擔架的床欄上。將上臂輕度外旋可以幫助肱骨頭去除關節(jié)盂前緣的阻擋。一旦肱骨頭被牽開,那么就要將肱骨近端輕度向外牽引。
3、椅子復位法
這是另外一種以牽引為基礎的復位方法?;颊邆茸谝巫由?,患肢繞過椅背。臨床醫(yī)生旋后位握持前臂,病人慢慢站起。
首次介紹該方法文獻報道了73%的成功率。Westin等人對該方法進行了改進,在前臂捆綁彈性織物,患者肘關節(jié)90°,術者同時可以踩踏彈性織物作為踏板。他們使用這個方法的復位成功率達到了97%,118例復位中有110例不需要麻醉。
患者先坐在椅子上將患肢搭靠放在椅背另一側,醫(yī)生縱向牽拉患肢的同時患者從椅子上站起。通過患者自身的力量復位肩關節(jié)。
4、Kocher復位法
Kocher復位法是在1870年被首次報道。患者取仰臥位或坐位,術者握持患肢并使患肘屈曲90°?;颊咄庹够贾⒅鲃油庑珀P節(jié)70-80°直至出現(xiàn)阻力。術者前屈患肢,通常肱骨頭可以獲得復位。文獻報道的該方法的復位成功率在81%至100%之間。
5、Stimson復位方法
Stimson復位方法在1900被首次介紹,患者俯臥在擔架上,患肢懸在床邊,捆綁重物進行牽引,一般從5磅(2.27公斤)開始。
同樣,也可以將患肘屈曲90°以放松肱二頭肌肌腱,醫(yī)生也可以輕柔的搖晃患肢。通常在15至20分鐘之內可以獲得復位。
該方法的優(yōu)勢在于相對易于復位和避免大力的牽拉。不足之處在于很難對俯臥位的患者進行鎮(zhèn)靜。
6、Milch復位法
Milch復位法是在1938年被描述,其原理在于重復損傷過程?;颊呖梢赃x擇仰臥位或坐位,醫(yī)生站在患側。醫(yī)生將手放在患肩上方,用拇指維持肱骨頭穩(wěn)定,同時將患肢外展。
當患肢完全外展之后,輕柔的縱向牽引,然后用拇指將肱骨頭向關節(jié)盂推擠。該方法也可以進行改良,將患肢外旋使大結節(jié)向后傾斜從而使肱骨頭最小的地方通過關節(jié)盂。文獻報道的成功率在70%至100%之間。
在一項76例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研究中,使用Milch復位方法進行復位,所有的患者均在沒有麻醉的情況下一次復位成功,而且沒有并發(fā)癥。
7、外旋復位法
在1957年,一種自我復位的方法被設計出來?;颊咦谝粋€可以旋轉的凳子上,患肢握持固定的物體,例如桌子腿。患者身體旋轉,帶動患肢肩關節(jié)被動外旋直至復位。也可以通過改良的方式進行復位,患者仰臥位或坐位,由術者來將患肢極度外展和外旋。
當外旋70至100°時可以出現(xiàn)脫位復位。該方法不會帶來創(chuàng)傷并且易于使用,文獻報道的成功率在78%至90%之間,超過80%的患者不需要麻醉下進行復位。
8、Spaso復位法
Spaso復位法最初是在1998年被描述,患者仰臥位,醫(yī)生站在患肢同側,握持患肢將肩關節(jié)前屈90°。先進行輕柔的縱向牽引,然后輕度外旋。
患側的肩胛骨內緣必須與床板接觸以穩(wěn)定關節(jié)盂。通常情況下,牽拉幾分鐘之后肩關節(jié)就可以自行復位,或者需要通過手法將肱骨頭推向關節(jié)盂。文獻報道的成功率在68%至88%之間。
9、Eskmo復位方法
Eskmo復位方法發(fā)源于格陵蘭島,在1988年被首次報道。患者側臥位,術者握持患肢垂直牽引,將對側肩關節(jié)拖離地面幾厘米。維持這一位置幾分鐘直至完成復位。
雖然這一方法易于操作,但是可能出現(xiàn)臂叢神經(jīng)的過度牽拉。目前還沒有關于Eskmo復位方法的安全性的數(shù)據(jù)報道。
10、肩胛骨復位方法
該方法是使肩胛骨內旋和向內移位?;颊吒┡P位,像Stimson方法一樣將患肢懸掛在擔架旁邊。給與患肢輕柔的縱向牽引,同時術者使用拇指穩(wěn)定肩胛骨上緣,并用其余手指將肩胛下角向內推。
復位的感覺會非常輕柔,甚至有可能感覺不到復位成功。文獻報道的成功率在79%至96%之間。但是該方法的主要缺陷在于需要較長的學習曲線。
11、快速可靠安全的復位方法(FARES)
Sayegh等人描述了治療肩關節(jié)前脫位的Fast,Reliable,andSafe(FARES)復位方法。在該方法中,患者仰臥,醫(yī)師站在患側。
握持患肢使之外展伸肘前臂旋轉中立位,術者在沒有對抗牽引的狀態(tài)下對患肢進行縱向牽引。在復位操作中,將患肢進行小范圍的垂直抖動,然后將患肢慢慢外展,患肢外展至90°以后逐漸外旋患肢。
通常外展120°時就會獲得復位。作者認為他們的這種方法要比傳統(tǒng)的復位方法易于操作。
醫(yī)生維持牽拉患肢的同時,進行小范圍的垂直的抖動,同時逐漸加大肩關節(jié)的外展和外旋。
注意:在患者腋窩部位沒有床單來對抗牽引。
總結
對于肩關節(jié)脫位必須選擇最容易復位的方法及早復位,減少對肩關節(jié)周圍神經(jīng)血管組織的損傷。
對于肩關節(jié)前脫位,我們推薦采用關節(jié)內注射麻醉作為第一線的麻醉方法,對于復位失敗的患者也應采用關節(jié)內注射麻醉。
由于文獻報道的各種復位方法的成功率都很高,相互之間缺少對比性研究,選擇哪種復位方法主要取決于患者個體因素以及醫(yī)生對于復位方法的熟練程度。
復位成功以后,患肢必須制動3至4周,然后逐漸進行關節(jié)活動練習和日?;顒印?/p>
肩關節(jié)脫位的急診處理方法有很多,但是骨科醫(yī)生必須掌握幾種復位方法以確保每個患者能夠獲得最佳的治療方法。
用于治療自然或術后絕經(jīng)所致的圍絕經(jīng)期綜合癥。
健客價: ¥105用于測量成人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脈率,其數(shù)值供診斷參考。
健客價: ¥198溫和無泡清潔,洗后保濕不緊繃。
健客價: ¥58蘇州爾達醫(yī)療設備有限公司生產(chǎn)之HEA系列血糖儀與HEA系列血糖試紙配套使用,HGM-11系列血糖儀與AS1系列血糖試紙配套使用,用于自測人體毛細血管全血中葡萄糖的濃度;本產(chǎn)品用于體外監(jiān)測,測試結果僅供參考,不能作為糖尿病的診斷工具。
健客價: ¥198奧氮平用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初始治療有效的患者,奧氮平在維持治療期間能夠保持基臨床效果。奧氮平用于治療、重度躁狂發(fā)作。對奧氮平治療有效的躁狂發(fā)作患者,奧氮平可用于預防雙相情感障礙的復發(fā)。
健客價: ¥89適用于測量成人的收縮壓、舒張壓和脈率,其數(shù)值供診斷參考用。
健客價: ¥199溫和滋潤、持久保濕、柔嫩光滑。
健客價: ¥78適用于造口者收集造口排泄物, 其中尿路造口袋僅適用于尿路造口者收集造口排泄物。
健客價: ¥930用于測量成人血壓及脈搏數(shù)。
健客價: ¥259適用于外科手術后有臨時性造口或永久性造口的造口人士。特別適用于雙腔造口、術后造口,大口徑造口、造口疝;以及排出量多的造口人士。
健客價: ¥249仙鶴配件。
健客價: ¥0.01測量血糖濃度。
健客價: ¥59本品適用于治療成人、青少年和3 至11 歲兒童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鼻炎,對于曾有中至重度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患者,主張在花粉季節(jié)開始前2-4 周用本品作預防性治療。
健客價: ¥53測量體溫。
健客價: ¥5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1099具有促進血液循環(huán)、改善血液流變性、促進新陳代謝、改善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 、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改善微循環(huán),提高機體免疫能力,調節(jié)神經(jīng)和內分泌功能,具有防病和抗衰老作用。
健客價: ¥1250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心煩不眠,肺燥咳嗽。
健客價: ¥398本品適用于治療成人、青少年和3 至11 歲兒童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鼻炎,對于曾有中至重度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患者,主張在花粉季節(jié)開始前2-4 周用本品作預防性治療。
健客價: ¥32本品適用于治療成人、青少年和3 至11 歲兒童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鼻炎,對于曾有中至重度季節(jié)性過敏性鼻炎癥狀的患者,主張在花粉季節(jié)開始前2-4 周用本品作預防性治療。
健客價: ¥108本品用于治療成年人(≥18歲)有下列細菌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輕、中度感染: 1.醫(yī)院獲得性肺炎 2.社區(qū)獲得性肺炎 3.急性細菌性鼻竇炎 4.慢性支氣管炎的急性細菌性發(fā)作 5.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結構感染 6.非復雜性皮膚及皮膚組織感染 7.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 8.復雜性尿路感染 9.急性腎盂腎炎 10.非復雜性尿路感染 11.吸入性炭疽(暴露后) (詳見內包裝說明書)
健客價: ¥3.3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腎。適用于癌癥應用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及因放、化療引起的頭暈頭昏、倦怠乏力、消瘦、惡心嘔吐等癥。
健客價: ¥32.5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腎。適用于癌癥應用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及因放、化療引起的頭暈頭昏,倦怠乏力、消瘦、惡心嘔吐等癥。
健客價: ¥40補氣養(yǎng)血,健脾益腎。適用于癌癥應用放、化療所致白細胞減少及因放、化療引起的頭暈頭昏,倦怠乏力、消瘦、惡心嘔吐等癥。
健客價: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