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一項研究顯示,人們每天醒來后,有60%以上的時間坐著度過,平均超過9小時,且其中一半時間是持續(xù)坐著。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早已將久坐列為十大致死致病元兇之一,它堪稱最溫柔的“慢性自殺”。
而與久坐相對的是,站立卻算得上是一項“長壽運動”。
今天就要來跟大家說說“久坐”和“站立”。
坐一小時,減壽
建議:坐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這個數(shù)!
坐著打牌、坐著辦公、坐著看電視、坐著擺龍門陣……久坐少動是當今典型的生活方式,會給健康帶來諸多傷害——
可能引發(fā)一系列健康問題,包括肩頸腰背疼痛、肥胖、癌癥和2型糖尿病等。
而有的人不僅喜歡坐著,還喜歡蹺二郎腿,進一步增加了腰椎、胸椎、脊椎的壓力,不僅可能造成脊椎扭曲或側彎。
坐多久算是久坐呢?
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坐的時間不要超過90分鐘!
參考下時間,你是不是該起來活動筋骨了?
站立是一種很好的"運動"
每天站立3小時,效果堪比馬拉松!
大師王烈現(xiàn)已88歲,他曾分享過自己的一個養(yǎng)生訣竅——站立診病,這個方法已堅持28年。
多年來,他總結了站立帶來的好處——
一防頸椎病?,F(xiàn)代人用手機多,低頭久,頸椎少動,就易犯頸椎??;
二防心病。心者主血脈藏神,動靜結合利于心,而久坐則氣血不暢,易發(fā)冠心病;
三防前列腺病。久坐氣血失和,對老年人可謂雪上加霜;
四防腸癰。凡久坐之人,肛腸氣血不暢,成瘀致??;
五防癌癥。癌癥見于人體各部,病由毒結氣血,久坐氣血傷,對癌病發(fā)生必將起到推波助瀾作用。
王烈曾感慨,選擇站立診病的原因原來是因為患者量大,為了方便患者,更長期、更好地服務患者,沒想到還促進了身體健康。
其實這并不意外,因為站立本身就是一項很好的運動。
英國公共衛(wèi)生部門相關負責人科文·芬頓教授說站立的好處不勝枚舉,比如站立能改善姿勢,緩解背部疼痛;可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促進心血管健康。
站立時,心率平均每分鐘會加快10次,人體每分鐘能多燃燒0.7千卡熱量,1小時則是50千卡。
英國有研究證實,如果能長期堅持每周5天、每天累計3小時的站立,效果堪比跑了10趟馬拉松。
這是因為站立時,腿部所有肌肉都在工作,如果再配合走動或其他動作,肌肉活動量變大,消耗的熱量就更多。
對于辦公一族來說,站著工作還有助于改善情緒,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站”出健康的3個原則
站不對?沒空站?學會這3招,輕松站出好身體!
1、能站著就不坐
日常生活中一些小細節(jié)的改變,就可以幫我們養(yǎng)成站立的習慣。比如——
少開車,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上下班坐地鐵或公交時別“搶座”,盡量多站一會兒;
站起來接電話,移動電話可到走廊里邊走邊接;
用小容量的杯子喝水,增加站起來去接水的次數(shù);
下午如果感到困倦,可以用站立、走動代替咖啡;
晚飯吃完及時刷碗,以免窩在沙發(fā)里長出小肚腩;
晚飯后站著看電視或給花澆澆水,給魚喂個食,做做家務,開窗眺望一會兒,都能讓你遠離沙發(fā)。
2、把握好午餐時間
午餐是上班族站起來活動的最佳機會,一定要把握好。
最好拒絕外賣,能出去吃就盡量出去吃,否則一整天都在辦公桌前度過了。
如果條件允許,盡量能飯后散散步,既可以緩解困倦感,又能增加運動量,為下午的工作帶來活力。
老年人午餐后也不要馬上午休,最好在屋里溜達10分鐘,或站一會兒再休息。
3、想方設法走“遠一點”
搭乘交通工具不妨提前一站下車走回家,既鍛煉身體,又能看看沿路景色,緩解疲勞。
外出辦事,也可以把車稍微停遠一些,增加走路的機會。
總之就是多走一點,走遠一點。
小貼士:“站樁”練習是很好的緩解肌肉衰老的方法,在家或辦公室都可以練習:
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雙手抬平放于體前;
身體慢慢勻速屈膝下蹲,膝關節(jié)屈曲至130°~150°即可;
循序漸進,每次保持的時間根據(jù)個人情況盡可能地延長至3~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