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是中華民族使用天然藥物的經驗結晶,也是中醫(yī)藥學中規(guī)范性最強的核心內容。這些配方歷經數(shù)千年大樣本的檢驗,配伍規(guī)范嚴謹,療效顯著可靠,不僅是中醫(yī)治病救人的有效手段,更是中醫(yī)學術傳承的重要載體。中醫(yī)經典方醫(yī)案醫(yī)話,讓大家逐步認識中醫(yī)經典方。通曉醫(yī)理的朋友可以從中學習經驗,熟練運用經方;普通的讀者朋友可以從中體會中醫(yī)的治病思路,看中醫(yī)治病是如何在完整的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進行的。
胡希恕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經方家,一生致力于《傷寒論》《金匱要略》的研究,率先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并將其方證靈活地應用于臨床,取得了卓越的療效,為國內外學者所稱道。今天要分享的,就是胡老治療腦病的經驗。
涉及腦病的中醫(yī)病證很多,臨床常見的有:頭痛、眩暈、嘔吐、昏迷、中風、癡呆、癇證、癲狂、郁證、不寐、耳鳴、耳聾、痙證、痿證等?,F(xiàn)代醫(yī)學可見于腦腫瘤、腦血栓、腦出血、癲癇、腦積水、脊髓灰質炎、更年期綜合征、血管神經性頭痛、抑郁癥、精神分裂癥等。胡老用經方治療有不少獨特經驗,今從治驗看其一斑。
例1(腦梗死)崔某,男,66歲,首都機場患者。
初診日期1966年3月5日:兩周前病發(fā)腦梗死,出現(xiàn)左半身不遂,麻木不仁,走路不穩(wěn),需人扶持,口干思飲,大便干,舌苔白根膩,脈弦滑數(shù),血壓190/120毫米汞柱。與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
柴胡四錢,半夏三錢,黃芩三錢,白芍三錢,枳實三錢,大黃三錢,生姜三錢,大棗四枚,桂枝三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桃仁三錢,生石膏一兩半。
二診4月1日:上藥服6劑,走路已輕快,已不用他人扶持,大便日3~4行,血壓160/100毫米汞柱。仍宗前方,大黃減為二錢。
三診4日8日:左半身不仁明顯好轉,唯左臂尚不遂,血壓150/96毫米汞柱,仍上方消息之。
胡老治療腦病的經驗,無論是器質性和功能性病變,當患者出現(xiàn)其方證時都有用大柴胡湯的機會用。
例2(美尼爾氏綜合征)陳某,女,25歲,清華大學學生。
初診日期1965年10月16日:四五個月來頭暈、目眩、惡心、心慌、不能進食、不能看書,西醫(yī)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征,服西藥治療無效;查血壓正常,口干不思飲,思睡,乏力,但行動自如,月經后期量少,舌苔白根膩,脈沉細弦。證屬血虛水盛,治以養(yǎng)血利水,與當歸芍藥散合小半夏湯加吳茱萸:
當歸三錢,白芍三錢,川芎二錢,蒼術三錢,澤瀉五錢,茯苓三錢,半夏五錢,生姜四錢,吳茱萸三錢。
結果:上藥服三劑,證已。
本例因血虛明顯,因而合用當歸芍藥散,又因陽虛胃中水逆明顯,故又合用小半夏湯加吳茱萸。
例3韓某,男,35歲,病案號173044。
初診日期1966年10月16日:頭痛、頭暈五六年,多方檢查,未查出器質性病變,常服西藥止痛片暫緩其痛,而不能除其根。也曾多處求中醫(yī)治療而無寸效,吃過的蝎子、天麻、川芎等可用斤計。近頭痛發(fā)作發(fā)無定時,但多發(fā)于受涼或受熱后、疲勞或睡眠不足后,痛多發(fā)于兩側,左多于右。來診刻下除感咽干思飲外,他無明顯不適,舌苔白薄,脈弦細。此屬少陽陽明合病,與小柴胡湯加生石膏:
柴胡四錢,黨參三錢,黃芩三錢,半夏四錢,生姜三錢,炙甘草二錢,大棗四枚,生石膏二兩。
結果:上藥服三劑,癥已。
本例雖西醫(yī)診斷未明,但從癥狀、治療方藥、治療效果看,不能排除慢性咽喉炎。但無論西醫(yī)診斷為何病,凡辨證為少陽陽明合病,再進一步辨明是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方證,據證用藥,故多年痼疾卻見捷效。反之不辨證、不辨方證一味地用所謂川芎、天麻、全蝎等止痛藥,是很難收效的。
例4張某,男,38歲,病案號182577。
初診日期1965年12月13日:失眠已一年多,左腹時痛,時心悸,常呵欠,流眼淚,舌苔白膩,脈弦。此血虛水盛,治以養(yǎng)血利水,與當歸芍藥散合苓桂術甘湯酸棗仁湯加減:
當歸三錢,白芍四錢,川芎三錢,蒼術三錢,澤瀉四錢,茯苓五錢,桂枝四錢,知母三錢,炒棗仁五錢,炙甘草二錢,生龍骨一兩,生牡蠣一兩。
二診12月20日:上藥服三劑,仍失眠,胃脘感涼,噯氣多,食后心下滿。上方去知母,加半夏、生姜各三錢,橘皮四錢。
三診1966年1月3日:左腹痛已,噯氣減,心悸、失眠好轉,仍服上方調理。
陰血虛之失眠,用酸棗仁湯補虛斂神以安眠。當血虛同時水飲盛時,必在養(yǎng)血的同時與以溫陽化飲。當飲重陽虛明顯時,益陰除煩的知母因過于苦寒不宜服用,當依證加入半夏、生姜、陳皮溫中化飲之品。
以上是胡老治療腦系病部分病例,雖然不全面,但可以看出用經方可有效治療各種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同時還可看出,中藥治療腦系病之所以有效,是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取得的,尤其是其病因病理、藥物的作用原理,皆要遵循中醫(yī)的理論。更值得說明的是,胡老治腦系病,不論病情復雜簡單,不論病程長短,皆用藥少而精,且療效突出,其關鍵是辨方證準確之功。
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28舒肝理氣,散郁調經。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不調,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35煎藥
健客價: ¥148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28.8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
健客價: ¥45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的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
健客價: ¥38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5用于預防和治療壞血病以及各種急、慢性傳染疾病以增強機體抵抗力,病后恢復期、創(chuàng)傷愈合期以及過敏性疾病的輔助治療。
健客價: ¥2用于治療腸道和腸外阿米巴?。ㄈ绨⒚装透文撃[、胸膜阿米巴病等)。還可用于治療陰道滴蟲病、小袋蟲病和皮膚利什曼病、麥地那龍線蟲感染等。目前還廣泛用于厭氧菌感染的治療。
健客價: ¥7.5用于腸內異常發(fā)酵、消化不良、腸炎和小兒腹瀉。
健客價: ¥7.8適用于急、慢性腦血管病、腦外傷、各種中毒性腦病等多種原因所致的記憶減退及輕、中度腦功能障礙。也可用于兒童智能發(fā)育遲緩。
健客價: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