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外翻怎么預防治療
手術治療
1、注射法:注射療法主要是將藥物注射于直腸粘膜下層,造成瘢痕,使粘膜與肌層粘連固定;或注射到直腸周圍,便宜腸與周圍組織粘連固定,不再下脫。
2、粘膜切除縫合術:適用于肛管脫垂和直腸下部脫垂。
3、瘢痕支持固定術:適用于I、Ⅱ度直腸脫垂,并伴有肛門松弛者,但對腸炎、痢疾、腹瀉和肛門直腸急性炎癥的病人,不宜使用。
4、線狀烙法
5、縱切橫縫術:適用于Ⅰ度和Ⅱ度脫垂。
6、肛門緊縮術:適用于直腸脫垂并發(fā)肛門松弛和肛門失禁者,但對肛門直腸急性炎癥、腸炎和腹瀉等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7、肛管直腸縮窄術:適用于老年人和全身情況不好的不能做大手術的病人。
8、直腸前方懸吊固定術:此術式為目前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用來修復完全性直腸脫垂的最常見手術。
中醫(yī)治療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干結,均可以出現(xiàn)脫肛。
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藥用炙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胡、當歸、陳皮。便秘加熟軍;有熱加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
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里。
治脫肛方:
1.參麥芩連歸地湯(肖正安教授)
組成:沙參5克,麥冬12克,黃芩10克,黃連5克,當歸6克,生地15克,枳殼6克,厚樸9克,烏梅9克,白芍9克。 功效:清熱涼血,利肛收斂。 主治:肺熱氣虛之脫肛。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2.收肛散(柏蓮松教授) 組成:五倍子9克,炒浮萍草9克,龍骨9克,木賊草9大象。 功效:收澀固脫。 主治:肛門直腸粘膜脫垂Ⅰ、Ⅱ度。 用法:共研細末,干擦或麻油調敷。
3.提肛湯(王靜安主任醫(yī)師) 組成:黃芪15克,升麻5克,當歸10克,枳殼10克,炒淮山藥15克,沙參15克,麥冬10克,烏梅15克,白芍15克。 功效:升陽舉陷,益氣滋陰。 主治:小兒脫肛。 加減:若小兒滑瀉不禁,可加煨訶子10克;炙粟殼5克,以清之;若久瀉虛寒甚者,可加良姜3克,附片5克溫補中陽。本方為自擬方,臨床運用30余年,有效率達96%。 用法:日1劑,水煎,分早、中、晚服。
4. 脫肛液(李潤庭主任醫(yī)師) 組成:明礬6克,鹽酸普魯卡因2克,加水至100毫升。 功效:固腸收澀。 主治:直腸脫垂。 用法:注射于直腸周圍或直腸粘膜層與肌層之間。
5. 益氣升陽湯(張夢儂名中醫(yī)) 組成:黃芪15克,當歸10克,黨參15克,白術10克,柴胡10克,生麻10克,炙甘草10克,樗樹皮10克,陳皮10克,罌粟殼10克。 功效:益氣升陽。 主治:脫肛。 用法:每日1劑,水煎3次分服。
中醫(yī)食療
1.田螺燉豬肉 用田螺肉120克、豬肉120克。將洗干凈的田螺肉、豬肉入鍋共燉。每日1劑,分4次服食。
2.何首烏煲雞 何首烏30克,雌雞1只(約500克)。將雞宰殺去毛及內臟,以白紗布兩、三層包何首烏末,納雞腹內,加清水適量,放入鍋內,煲至雞肉離骨,取出首烏末,加鹽、油、姜、酒調味,飲湯食雞肉。一日內分2次服完。
3.黃花木耳湯 黃花菜(又名金針菜)100克、木耳25克、白糖5克。將黃花菜、木耳洗凈去雜質,加水煮1小時,原湯加白糖調勻服食。
4.鯽魚黃芪湯 鯽魚150—200克,黃芪15—20克,枳殼9克(炒)。將鯽魚去鰓、鱗、內臟,先煎黃芪、枳殼,30分鐘后下鯽魚,魚熟后取湯飲之,可少加生姜、鹽以調味。
飲食調養(yǎng)
中醫(yī)認為脫肛是由于氣虛下陷,不能收攝,以致肛管直腸向外脫出?;加忻摳氐牟∪似綍r宜進食滋補性食物,如豬、牛、羊肉、雞、蛋類、黃鱔等。也可以用黨參、黃芪、山藥、蓮 子、大米煮粥經常服食,還要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戒煙酒,對生冷滑膩及寒冷性食物,亦應盡量少食。在食物調治方面,可選擇以下食療方:
(1)黃芪黨參大棗粥:
黃芪30—55克,黨參20克,大棗10枚,大米適量,加清水共煮粥。粥成加入白糖調味再煮片刻即食。
(2)豬大腸燉糯米綠豆:
豬大腸300克,糯米30克,綠豆50克。將豬大腸洗凈,糯米與綠豆用清水浸泡1小時,然后把糯米、綠豆放入大腸內并加入少許水和食鹽,腸兩端用線扎緊,放入鍋內加水煮2小時即可服食。
(3)鱔魚苡米湯:
黃鱔250克,苡米50克。將黃鱔洗凈,與苡米同煲湯,鹽調味服食。
(4)海參瘦肉湯:
海參30克,瘦肉適量。加清水適量共煲湯,鹽調味服食。
治療措施
(1)保守療法
如果脫肛繼發(fā)于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fā)病,原發(fā)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愈。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shù)脫肛可以痊愈。如改變排便方法后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 ~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愈。
(2)中醫(yī)治療
此病多為氣虛下陷,長時間腹瀉不愈、久病臥床傷氣、大便干結,均可以出現(xiàn)脫肛。治以補益中氣,升提下陷。藥用炙黃芪、黨參、白術、升麻、柴胡、當歸、陳皮。便秘加熟軍;有熱加連翹、梔子;陰虛加玄參、生地。另外可以針灸百會、長強,病久加足三里。
非手術治療
如果脫肛繼發(fā)于便秘,腹瀉等疾病,就要積極治療這些原發(fā)病,原發(fā)病治好了,脫肛多能痊愈.現(xiàn)在很多醫(yī)院都給脫肛患者推薦土醫(yī)之家消痔栓治療。治療期間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側臥位或仰臥位排便,小嬰兒可直著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堅持1~2個月,多數(shù)脫肛可以痊愈.如改變排便方法后脫肛未愈則可行手法復位,用紗布折成厚墊,壓住肛門,用粘膏將兩臀拉緊粘牢,令小兒臥床1 ~2周,堅持臥位排便,多可痊愈。
【預防保健】
本病是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增強小兒體質,保證合理營養(yǎng),促進小兒生長發(fā)育。
1.要及時治療腹瀉以及感染性腸炎、慢性痢疾等疾病,對兒童腹瀉及痢疾要尤其重視。
2.多食蔬菜防止便秘。
3.養(yǎng)成良好的如廁習慣,忌久蹲茅廁用力排便。
4.應積極預防和治療百日咳、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能增加腹壓的疾病。
5.要適當注意休息。
6.經常作提肛運動以增加肛門括約肌的功能。
總之直腸脫垂形成的原因多種多樣,在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對預防該病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肛門外翻專家解答疑難 更多>>
暫無相關專家答疑!
肛門外翻可能患的疾病更多>>
- 肛腸疾病
- 病因肛腸疾病是怎么引起的?
- 檢查肛腸疾病要做什么檢查?
- 并發(fā)癥肛腸疾病會引發(fā)什么疾病?
- 預防肛腸疾病要怎么預防?
- 癥狀肛腸疾病有什么癥狀?
- 診斷鑒別肛腸疾病如何鑒別?
- 治療肛腸疾病怎么治療?
- 找藥品肛腸疾病需要吃什么藥?
[看病掛什么科]
[需要做的檢查] 直腸指檢
[最常用的藥物]
肛門外翻對癥藥品更多>>
暫無相關藥品!
您最近瀏覽過的癥狀
癥狀庫大全猜您想要找的疾病:
患者關注排行榜
肛門外翻最新文章
暫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