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準分子激光原位磨鑲術(LASIK)已廣泛的應用于近視眼的治療,相關報道較多,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被證實。LASIK切削角膜周邊組織使角膜中央變凸,治療遠視眼,近年來也有報道。通過本組病例來觀察了解LASIK治療遠視眼的效果,為高度數的遠視眼患者解除臨床癥狀,提供有效、安全的解決方式。進一步探討LASIK治療遠視眼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手術要點。
病例選擇
60例108只眼進行了遠視的矯正。病例選擇遠視屈光度(等效環(huán)鏡)+4.00~+10.00,年齡18~45周歲,最佳矯正視力≥0.5,術前檢查排除眼前節(jié)慢性病變、圓錐角膜、干眼癥、臉緣炎、突眼癥、全身免疫性膠原疾病及瘢痕體質等。本組病例均為原發(fā)性遠視眼。
術前檢查
包括視力、屈光度、眼前節(jié)及眼底檢查;用非接觸眼壓計測量眼壓;測量角膜厚度及角膜地形圖。
手術方法
1、術前用藥:手術前用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用倍諾喜進行眼球表面麻醉。
2、準分子激光:我們使用德國鷹視?1009型準分子激光器進行角膜切削。遠視治療是通過改變角膜的屈光力來達到治療目的,即經過飛點激光在角膜層間,以瞳孔為中心對周圍邊角膜基質層進行環(huán)型掃描切削,環(huán)型切削使角膜中央6~6.5mm區(qū)域變陡,從而提高角膜屈光力使物體成像焦點前移達到治療遠視效果。治療范圍為8.5~9.5mm,以保證切削區(qū)和未治療區(qū)過渡平滑。
3、手術過程:常規(guī)消毒鋪無菌手術巾,開瞼器開瞼,讓患者注視綠色光標,置0號負壓吸引環(huán)于角膜作負壓吸引,用MORIA自動角膜板層刀做角膜板層切開,做直徑為8.5~9.5mm的角膜瓣,厚度為130μm,上方有一蒂與角膜基質相連,向上掀開并折疊角膜瓣,讓患者注視綠色光標,激光焦點對準角膜中央,啟動紅外線自動跟蹤系統(tǒng),開始在角膜中央6~6.5mm外做環(huán)型飛點激光掃描切削角膜基質組織,切削完畢后復位角膜瓣,用林格氏液沖洗角膜層間,然后用吸水海綿除角膜層間及其周圍水分,使角膜瓣復位并吸附于角膜床,讓患者眨眼數次,觀察角膜瓣是否移位,并在裂隙燈下仔細查看角膜層間情況和角膜瓣的位置,角膜層間異物及時取出。
4、手術后處理和復查:術后24h內每2h點用托百士和典必殊眼水,次日復查改為每日4次,一周后每日3次,每周逐次遞減速,用藥約1個月。病人手術后1天、1周、半月、1個月復查,以后每3個月復查一次,隨訪觀察1~2年。手術后臨床觀察包括:裸眼視力和最佳矯正視力、屈光度、眼壓、有否角膜并發(fā)癥和眩光等癥狀,并根據角膜Haze診斷分級標準:0級:角膜完全透明;1級:裂隙燈下用法才能發(fā)現輕度點狀渾濁;2級:在裂隙燈顯微鏡下容易發(fā)現,但不影響虹膜紋理觀察;3級:角膜渾濁,輕度影響觀察虹膜紋理;4級角膜明顯渾濁,不能窺見虹膜;來觀察病人的角膜渾濁情況。
手術結果
對60例患者手術后進行隨訪,手術后第1天幾乎無任何刺激性癥狀,大多數患者裸眼視力不及手術前矯正視力,驗光結果顯示為近視狀態(tài)。所有患者近視力提高,視物久后眼疲勞癥狀明顯緩解,2~4周裸眼視力漸接近術前矯正視力,經過1~2年復查有35%(21例)的病例超過術前矯正視力。根據手術前裸眼視力情況,至手術后1年98.5%的患者裸眼視力達術前矯正視力。表1遠視眼LASIK手術后不同時期裸眼視力屈光方面幾乎所有患者在手術后早期均表現為不同程度的過矯即近視狀態(tài),之后逐漸回退,大約2~4周可接近手術前矯正水平,2個月左右時相對穩(wěn)定。手術后1~2年驗光時平均剩余屈光度為(0.27±0.68)D。
本組病例無術中并發(fā)癥,手術由同位醫(yī)生順利完成。手術后第1天復查均無明顯不適癥狀,角膜上皮基本愈合,角膜透明,角膜瓣復位良好,前房無任何反應。隨訪1~2年角膜中央去清晰透明,有11例在角膜瓣邊緣處可見散在的、極淡的灰白渾濁。早期少數患者有眩光,但在3個月后消失。手術后無感染、角膜瓣移位、角膜上皮植入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討論
遠視是人類最常見的屈光不正,是引起視疲勞的主要原因,其治療方法有眼鏡矯正和手術治療,后者主要是通過手術使角膜中央變凸,增加角膜屈光力來矯正遠視的方法以達治療目的,已在臨床上試用的如自動板層角膜成形術、六角形角膜切開術、鈥激光角膜熱成形術、PRK治療遠視等。隨著LASIK治療近視的廣泛應用,LASIK治療遠視也相繼報道,并取得了良好臨床效果,我們開展LASIK治療遠視通過臨床觀察,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LASIK治療遠視,我們選擇病例十分嚴格,其適應證是:①+4.00D≤雙眼遠視度≤+10.00D,矯正視力≥0.5;②有屈光參差,配戴眼鏡困難者;③年齡在18歲以上;④視疲勞明顯,而不愿配戴眼鏡或不適應眼鏡矯正者;⑤部分特殊病人如演員、運動員、服兵役者。
隨著LASIK手術治療近視眼臨床的廣泛開展,其可預測性和療效已得到認同。LASIK手術治療遠視眼其手術原理是通過增加角膜中央的屈光力來達到治療遠視的目的,其臨床效果也見報道。我們臨床觀察LASIK手術治療遠視的可預測性和效果,認為這也是治療遠視的有效方法之一。手術過程并不復雜,但要注意以下幾點。①角膜瓣的制作:LASIK治療遠視是通過激光掃描切削角膜周邊的基質,這就要求角膜瓣的直徑足夠大,本組病例我們使用8.5~9mm直徑的負壓環(huán)制做相應直徑的角膜瓣。②激光掃描過程中,是掃描切削周邊角膜基質,就要注意保持眼球表面干燥,因為周邊角膜低平,極易潴留水分,影響激光掃描切削效果,我們手術中在結膜囊旋轉吸水海綿條,注意切削區(qū)域的水分及時清除,術后均達到預期效果。③角膜瓣復位時要注意對位準確。因為角膜瓣直徑大,其蒂部過小,易發(fā)生瓣的移位。角膜瓣復位時我們主要觀察角膜瓣緣對位情況,角膜面有無皺折,用吸水海綿邊平復角膜瓣,邊吸附眼球表面和層間水分,在裂隙燈下觀察角膜狀況,以確認角膜瓣完全復位。④由于我們使用的設備一次只能切削矯正≤+6.00D的遠視,對于+6.00D以上的遠視眼,我們采取分步進行的方法,即第一次切削矯正+6.00D,接著在此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切削矯正剩余的度數,也達到了預期效果。⑤手術后復查重點觀察角膜瓣有無移位,術后用藥4~8周。
手術后矯正視力是衡量屈光性手術效果的主要指標。本組患者手術后第一天幾乎無任何刺激性癥狀,大多數患者裸眼視力不及手術前矯正視力,驗光結果顯示為近視狀態(tài),考慮可能是手術早期局部組織反應造成角膜屈光力下降的緣故。所有患者近視力提高,眼疲勞癥狀明顯緩解,2~4周裸眼視力漸接近術前矯正視力。
LASIK手術并發(fā)癥包括術中和術后并發(fā)癥,此類報道較多。LASIK手術中主要是角膜的相關并發(fā)癥,如角膜瓣薄或破碎、角膜瓣制作不完全和游離等;手術后并發(fā)癥如角膜瓣移位、角膜上皮植入、感染、角膜渾濁和眩光等。本組病例經過1~2年的隨訪尚未發(fā)生此類并發(fā)癥,這主要得益于術者豐富的LASIK手術治療近視眼的臨床經驗。
LASIK手術治療遠視眼的可預測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有報道,通過本組病例也得到證實。我們認為LASIK手術治療遠視眼的優(yōu)點是手術后病人痛苦小恢復快,因為是在角膜周邊切削,中央區(qū)發(fā)生渾濁的概率極小,病人手術后視力提高,視疲勞癥狀明顯改善,避免了配戴眼鏡帶來的諸多不便。盡管LASIK手術治療遠視眼仍需要長期的臨床觀察,但隨著手術、設備的進一步完善,其可預測性、安全性將得到提高,使越來越多的遠視眼患者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