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總編朱建發(fā)表長微博表示哀悼,該微博稱,年前兩個部門的工作壓在徐行身上。新媒體工作要上早班,報紙工作要上夜班。領導曾問徐行要不要做些調整,徐行回答:“沒有大問題,自己能克服。”但徐行的妻子稱,他從1月份開始整夜失眠,一直到現在,吃安眠藥也沒用。他的胃出現越來越嚴重的燒灼感。但他在報社從未和人說過。甚至,當他的家人要來找報社領導時,他堅決阻止了。
據了解,徐行此前是都市快報編委,分管經濟部和新媒體,當時是都市快報最年輕的編委。在2013年末升任副總編輯,之后分管的部門里多了文娛新聞。
在杭州日報報業(yè)集團2006年度“雙十佳”(記者、編輯)評選中,擔任都市快報經濟新聞部編輯主任的徐行入選了候選名單。
今年以來,多位媒體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年紀尚輕便離開人世,徐行的離世再次引發(fā)對媒體從業(yè)者健康狀況的擔憂。
補充閱讀:
媒體從業(yè)人員的健康
今年以來,多位媒體人因病或其他原因,年紀尚輕便離開人世,這也更增加了公眾對媒體從業(yè)人員健康的擔憂。在此之前,瀟湘晨報攝影記者張軼因患肝癌醫(yī)治無效,于2013年5月22日14時在陜西渭南逝世,享年28歲。張軼就是攝影作品《挾尸要價》的作者,該幅照片獲得2010年中國新聞攝影金鏡頭獎最佳新聞照片獎。
一位電視媒體從業(yè)者就此評論稱,電視每年都有猝死,都司空見慣了,網媒紙媒其實是小菜。
資料顯示,憂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可由各種原因引起,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征,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多數病例有反復發(fā)作的傾向,每次發(fā)作大多數可以緩解,部分可有殘留癥狀或轉為慢性。
抑郁癥至少有10%的患者可出現躁狂發(fā)作,此時應診斷為雙相障礙。另外我們常說的抑郁癥,其實是指臨床上的重癥抑郁癥(majordepression),人群中有16%的人在一生的某個時期會受其影響?;家钟舭Y除了付出嚴重的感情和社會代價之外,經濟代價也是巨大的。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抑郁癥已成為世界第4大疾患,預計到2020年,可能成為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
因工作性質的原因,此前,多位媒體同行曾傳出患有憂郁癥,比如崔永元等。此前,《人民日報》大地副刊主編徐懷謙因罹患憂郁癥跳樓身亡后,又一位因憂郁癥離世的媒體人。許多憂郁癥患者在獲悉徐行離世的消息后紛紛留言"我們都是憂郁癥患者。"
哪些壓力讓他們選擇終結自己
求學|高三女生備戰(zhàn)高考受挫壓力大遭父母責備后自殺
應試|9歲小學生家中服藥自殺或因平時作業(yè)多壓力大
求職|研究生因畢業(yè)延期找工作受挫自殺遺書:痛苦啊
工作|27歲女護士注射藥物自殺疑因工作壓力大
尊嚴|入贅男子殘忍殺妻后自殺疑因蓋新房壓力大
自殺高危人群分析
廣州市白云心理醫(yī)院心理科主任沈家宏指出,壓力大是城市生活第一殺手,日常生活壓力過大的人群都是自殺的高危人群。"在自殺人群中,70%―80%的人都有不同層次的抑郁癥。"如果能早期發(fā)現個人潛在的抑郁癥傾向,就能避免有更多的人群采取極端的自殺行為。
【城市學生】主因貧窮失戀
"其實大學生在城市自殺的比重中并不是那么明顯",沈主任指出,雖然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不時見諸報端,但實際上,大學生自殺在城市的自殺比例中并不是那么明顯。沈主任指出,選擇自殺的大學生一般都是源于壓力過大。"貧窮的大學生,失戀的大學生,以及一些有不良行為的大學生,整天沉迷網絡,吸毒,亂性等,都是導致自殺的主要因素。"
同時,在城市的學生人群中,也出現越來越多因為學習壓力沉重的初、高中學生選擇自殺。"尤其是那些面臨升學壓力的學生",沈主任表示,學生年紀小,思想各方面還沒成熟,還沒形成一定的心理自制能力,一旦感覺負擔過重,就容易選擇一條自殺的道路。這時就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和肯定,讓學生早日走出學習沉重的陰影。
【高層白領】職業(yè)壓力過大
沈主任表示,自殺者都有較強的自我攻擊力,一般都是來自日常的生活壓力。與農村不同,城市的社會環(huán)境更為復雜,人們承受的人際壓力更大,因此呈現出來的城市人群自殺特點也不同。"越處于城市極端位置的人群更容易陷入自殺的行為中。"
"高層白領承受的壓力很大。"沈主任特別指出,在中國的城市,因為競爭激烈,越高層的白領所承受的職業(yè)壓力越大,所以在城市的自殺比例中,高職業(yè)的白領占據了很大的比重。
他認為,城市最底層的貧困人群,也是城市自殺的高危人群之一。城市底層人們因為經濟貧困,生活壓力過重,再加上城市的社會環(huán)境復雜,他們往往承受著難以想象的生活壓力,這也容易引發(fā)他們選擇自殺這種極端的逃避方式。
【抑郁癥患者】重視親朋干預
"在自殺人群中,70%―80%的人都有不同層次的抑郁癥。"沈家宏指出,心理障礙是引起自殺的危險因素。如果能早期發(fā)現個人潛在的抑郁癥傾向,就能避免有更多的人群采取極端的自殺行為。
許多自殺者都有較為明顯的抑郁癥前期癥狀以及征兆,但容易被患者家屬或同事、同伴忽略,如他們日常的一些暗語或行動沒能被進一步理解。沈主任指出,有潛在抑郁癥的人群都有以下幾個特征:1,有自閉行為,不愿和別人打交道;2,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3,對周圍事物喪失興趣;4,每天都高興不起來,整天愁眉苦臉;5,自我評價低;6,睡眠不好,常常會通宵難眠。個人一旦出現精神、心理疾病,應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