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日,部分地區(qū)出現了寒潮和“倒春寒”天氣,當前正值春耕春播的關鍵期,此次天氣過程的影響什么時候結束?今年以來的天氣氣候特點如何,未來一段時間(4-5月),天氣氣候趨勢又會有怎樣的變化呢?為此,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副臺長、研究員魏麗表示,預計這次寒潮天氣將于31日結束,北方地區(qū)自3月29日、南方地區(qū)4月1日開始氣溫回升。
據魏麗介紹,受強冷空氣影響,從25日夜間開始,寒潮天氣影響的區(qū)域從新疆一直到華北、東北、江淮和江南等地,帶來的天氣主要有雨雪、大風、沙塵和強降溫。這次寒潮天氣出現在3月下旬,正值春耕春播的關鍵期,28日,華北部分地區(qū)最低氣溫將降到0℃或以下,28-30日,江淮、江南等地日平均氣溫降到8-12℃,會出現“倒春寒”天氣。
“今年以來,全國氣候暖濕特征比較突出,總體表現為降水偏多,氣溫偏高,有階段性寒潮、暴雨和強對流天氣。”魏麗表示,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24%,較2019年同期偏多8%。全國平均氣溫為0.3℃,比常年同期偏高1.6℃,較2019年同期偏高0.7℃,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第二位,僅低于2002年。
魏麗強調,預計,4月至5月,全國大部地區(qū)氣溫偏高、降水偏多趨勢仍將持續(xù)。期間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有南方的階段性陰雨、雷暴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需加強防范。
隨著疫情形勢好轉,各領域復工復產都在加快腳步,氣象部門對出行旅客提出了幾點提示:
一是寒潮天氣對南北方都會帶來強降溫天氣,復工復產人員需帶上足夠的衣物,預防感冒,另外,春天氣溫變化節(jié)奏快,需適時添減衣物。
二是在復工復產人員出行的途中,西北地區(qū),特別是在高原、山區(qū)行駛時,要注意這次過程中降雪、雨夾雪引起的道路結冰對交通的不利影響;南方地區(qū)未來一周降水仍比較頻繁,需防范道路濕滑和低能見度對出行的影響。另外,遇有雷電和雷暴大風天氣,會影響航空、高鐵安全運行,復工復產人員遇到這種情況,也要聽從機場和鐵路工作人員的安排,耐心地配合做好安全防護工作。
三是,近期寒潮和強對流天氣對農作物田間管理有一定影響,戶外勞動、作業(yè)人員要注意避開雷雨天氣,如果遇到了雷電天氣,也要按照雷電防御的基本要求,做好自身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