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廚房是必不可少的一種調(diào)味品,也是我們每天都要吃的東西,不少人都知道每天必須要吃鹽,否則身體的運作就會受到影響。但是吃鹽的時候也要注意量,吃多了也有壞處。那么寶寶什么時候能吃鹽呢?有哪些注意注意事項?
寶寶什么時候能吃鹽
根據(jù)新《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1歲以內(nèi)嬰兒不建議使用任何調(diào)味品,1-3歲的幼兒每天也才1克多一點。
對于6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因為從母乳以及牛奶中是可以攝取所需要的鹽分的,所以在寶寶的輔食里面就沒有必要再添加食用鹽了。
嬰幼兒對鹽的敏感度要高于成人,如果食物中含鹽量為0.25%時,成人會覺得比較淡,但是寶寶就覺得已經(jīng)很咸了。
對于1~3歲的寶寶,每天做菜時也要盡可能地少放鹽,一般1~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控制在1克左右,多不超過2克(成人是6克),也就是一粒黃豆大小。
鹽分攝入過多對寶寶的危害
損皮膚
吃鹽比較多的人一般皮膚都不好,因為鹽吃進去之后會有滲透壓的效果,導致身體里面的水分會增加,使得皮膚干燥。另外還會導致身體浮腫,不少減肥人群都知道要少吃鹽,其實就是防止身體堆積過多的水分,造成視覺上的肥胖。
不管是對于成人還是寶寶,鹽吃多了都會損傷肌膚,所以家長們在為孩子準備食物的時候,一定不要放太多鹽哦。
損害寶寶腎臟
寶寶的消化、腎臟功能還不太健全,攝入過多的鹽分的話會加重腎臟的負擔。
使寶寶抵抗能力下降
鹽分攝入過多還會一直口腔黏膜上皮細胞的繁殖,使寶寶口腔唾液分泌減少,溶菌酶相應減少,那么各種病菌更容易在上呼吸道生長。
影響鋅的吸收
寶寶還小的時候如果攝入過多的鹽會影響體內(nèi)對鋅、鈣的吸收,導致缺鋅少鈣,由此會影響寶寶智力的發(fā)育,骨骼發(fā)育,還會造成其免疫力下降,個子小,還會引發(fā)各種疾病。
導致重口味
寶貝常吃過咸的輔食,易養(yǎng)成“口重”的飲食習慣,成年后易罹患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
1到3歲寶寶的食品如何加鹽
1歲以前,母乳、牛奶以及一些食物中含有的鹽分已經(jīng)能滿足寶寶所需要的鹽分,無需額外添加。1~3歲寶寶可以少量加鹽,但也要注意方法。
1、菜快熟或出鍋時放鹽
待食物快熟了的時候再加鹽,這樣的效果會更好。
2、借味調(diào)味法
媽媽們?nèi)绻X得寶寶的食物太過清淡無法入口的話,可以借一些食物特有的酸味、甜味等來進行調(diào)味,代替咸味。
寶寶吃鹽注意事項
1、母乳媽媽切忌攝入過多鹽分
有的母乳媽媽的口味比較重,食物中會放比較多的鹽,母乳媽媽食用過多鹽會導致乳汁中含有相對多的鹽分,從而導致寶寶也攝入過多的鹽分。
2、全家總動員,多吃清淡飲食
寶寶的口味與父母有關(guān),建議父母在準備食物時盡量少鹽少糖,避免寶寶從小養(yǎng)成重鹽的飲食習慣,以免長大后難以糾正。
3、不要拿大人的標準來衡量寶寶食物
也許寶寶的食物在大人看來非常沒有味道,但這就是符合寶寶口味的。如果大人吃著夠味道的話,寶寶吃一定是咸了的。
4、患有慢性疾病一定要控制鹽分攝入
如果寶寶患有心臟病、腎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嚴格控制飲食中的鹽攝入量??刹捎?ldquo;餐時加鹽”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鍋時少加鹽,或待菜肴烹調(diào)好后再放鹽。
鹽對我們的身體非常重要,即使是減肥人群也應該適當?shù)臄z入一些鹽分。但是如果是小孩子的話,一歲之類是不能吃鹽的,三歲以內(nèi)也應該少吃鹽,希望各位家長能記住,這些是非常重要的。
平肝熄風、安神化痰。用于輕中度小兒多發(fā)性抽動癥屬中醫(yī)肝風內(nèi)動挾痰證者。癥見頭、頸、五官或肢體不自主抽動,喉中發(fā)出一場聲音,煩躁易怒,多夢易驚,射洪苔白膩,脈弦滑等。
健客價: ¥126清熱鎮(zhèn)驚,散風化痰。用于小兒食滯內(nèi)熱引起咳嗽身燒,嘔吐痰涎,煩躁起急,睡臥不安,驚風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結(jié)。
健客價: ¥15本品是由新疆天山高原上的神奇植物-“紫草”提取物科學配伍而成。針對因兒童濕疹、尿布疹、奶疹、蚊蟲叮咬及痱子引起皮膚不適的止癢與護理,以達到寶寶皮膚的清潔與修飾。
健客價: ¥10草本成分,調(diào)理舒緩皮膚,用于所需皮膚表面的抑菌護理。
健客價: ¥28適宜寶寶幼嫩肌膚使用,是夏季用來止癢、清涼、怡神的佳品。
健客價: ¥42.9用于輕度小面積燒傷、燙傷、外傷感染,也可用于濕疹、痤瘡、足癬等。
健客價: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