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講一個故事,雖然,類似這樣的故事我聽了快8年,但是每次聽到都會很難過。
12月份的北方農村,室外已是零下二十多度,鵝毛般的雪片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小風刮在臉上刀割一樣疼。五十多歲的老李和幾位農閑下來的村民聚在一起打著麻將,麻將桌下的小火盆燒的很旺,紅彤彤的火光看著就叫人心里暖暖的,“哪來的一股焦煳味?”突然有人問,大家也都聞到這股子焦味,紛紛查看看看自己的衣物,發(fā)現沒什么問題,就開始繼續(xù)打起麻將來。慢慢的,焦煳味越來越濃,村民們再次停下來檢查,可還是什么也沒發(fā)現。這時,一位老人突然對老李叫了起來說,“老李,這味道怎么像是從你腳底下傳出來的!”老李低頭去看,才看到腳已經被燒焦了一大塊。大家全都驚呆了,腳都燒成這樣了,得多疼呀,老李怎么就一直沒發(fā)現呢?
看到這里,你覺得我只是講了個故事嗎?那你錯了,這是很真實的案例,而且這不是個案,糖尿病不可怕,可糖尿病并發(fā)癥真的很可怕。
老李得糖尿病已經二十一年了,病情一直控制很差,醫(yī)生已診斷為糖尿病病足。他之所以腳已經燒焦了還無感覺,除了因為當時全神慣注地打麻將外,最主要的是他的足部神經已失去了知覺因而被燒傷以后才沒察覺。
我們總說病足很可怕,它到底有哪些危害呢?
嚴重的病足,不僅會使足部神經已失去了知覺,還可由于血管的堵塞,缺少供血,使足部組織壞死,出現腳趾變黑,潰爛,最后導致截肢。資料表明,在截肢的病人中,60%~80%都是由于糖尿病足引起。
下面的一些圖片,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看
誰都不愿意發(fā)展到這一步,那什么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會發(fā)展出這樣危險的并發(fā)癥呢?大家可以參照下面的一些癥狀,對自己做一些簡單的判斷。
一、皮膚表面變化:
1、皮膚有痛癢感、干燥無汗、顏色變暗及色素斑。
2、毳毛(寒毛)脫落
3、趾甲出現變形。
二、肢端變化:
1、肢端刺疼、灼疼、麻木、感覺遲鈍或喪失,走路時如同腳踩棉絮,行走困難,下蹲起立都有痛感。
2、肢端營養(yǎng)不良,肌肉萎縮。
3、跖骨頭下陷,跖趾關節(jié)彎曲形成弓形足、槌狀趾、雞爪趾。
跖骨的位置
4、足背動脈減弱或消失,彈性差。
5、肢端皮膚干裂或水皰、血皰、糜爛、潰瘍、壞疽或壞死。
為避免發(fā)生病足的情況,糖尿病病友們一定要做好預防的工作,才能防患于未然,減少疾病帶來的痛苦。預防要注意下面幾點: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定是積極控制糖尿病的病情,經常監(jiān)測,防止血糖忽高忽低。
其次,要防止足受壓,穿鞋時應注意,鞋底宜厚、軟,應避免穿尖頭鞋或高跟鞋,鞋頭部應寬,以增加空氣流通,減少出汗,常查鞋內,避免有異物損傷足部。
第三,每天用可用溫水洗腳,擦干水后可以常擦一點護膚油,經常檢查修剪趾甲。
第四,為避免燙傷,不要將熱水袋直接暖足。
第五,經常運動,做一些抬腿,踢腳的動作,這樣有益改善血液循環(huán)。
第六,有健康的生活習慣,減少吸煙喝酒,按時睡眠。
第七,糖尿病史超過10年及年齡40歲以上者,且高脂血癥,周圍神經病變和血管病變,足畸形,一旦有皮膚損傷,如潰瘍等,及時請醫(yī)生診治。
故事講完了,預防的要點也講完了,健康只能依靠自己去維護,希望病友們對自己的足部多一些關注與呵護,遠離病足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