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腎癌術后一定要定期復查,復查應注意二大方面:
一方面是針對
腎腫瘤的隨診,隨診的主要目的是檢查是否有復發(fā)、轉移和新生腫瘤。
二方面是針對術后腎功能保護和檢查,由于大多腎癌手術后病人剩下一個腎臟,所以對這個腎臟要更加關注,出現(xiàn)問題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和治療。
其次,腎癌術后隨訪時間:
第一階段為術后一周左右,主要詢問出院后的一般情況;檢查傷口的愈合情況;告知術后病理結果及預后情況;討論進一步的輔助治療;對醫(yī)保病人需要辦大病醫(yī)保;本次隨訪如果病人傷口干燥,沒有特別不適,可以家屬代為就診。
第二階段為術后4~6周進行,主要評估腎臟功能、失血后的恢復狀況以及有無手術并發(fā)癥。對行腎部分切除的患者術后4~6周行腎CT掃描,了解腎臟形態(tài)變化,為今后的復查做對比之用。
第三階段為長期的隨訪計劃:
早期腎癌:每3~6個月隨訪一次連續(xù)3年,以后每年隨訪一次;
中晚期腎癌:每3個月隨訪一次連續(xù)2年,第3年每6個月隨訪一次,以后每年隨訪一次。
術后隨訪內容常規(guī)隨診內容包括:
?、俨∈吩儐?;
②體格檢查;
?、垩R?guī)和血生化檢查:肝、腎功能以及術前檢查異常的血生化指標,血沉,C-反應蛋白,血鈣等。
?、苄夭縓線片(正、側位)。胸部X線片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的患者,建議行胸部CT掃描檢查或者直接選擇胸部CT檢查;
⑤腹部超聲波檢查。腹部超聲波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的患者、保腎手術以及中晚(T3~T4)期腎癌手術后患者需行腹部CT掃描檢查,可每6個月1次,連續(xù)2年,以后視具體情況而定。
最后,術后注意保護腎功能盡量延緩出現(xiàn)腎功能不全時間:
1、不亂吃藥:
許多市售的混合性
止痛藥、感冒藥和中草藥都有腎臟毒性,不要不經醫(yī)師處方亂吃,對醫(yī)師處方的抗生素、止痛藥也應知其副作用有哪些,特別是一些中草藥,沒有經過嚴格的檢測其是否對腎功能有不利影響,但是傳統(tǒng)習慣認為中草藥是沒有副作用的,以致最后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所以能不用的藥盡量不用。
2、建立良好生活習慣,不暴飲暴食,控制體重,戒煙忌酒:
吃太多蛋白質,會加重腎臟負擔。大魚大肉等,會產生過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謝廢物,加重腎臟排泄負擔。而大量飲酒容易導致高尿酸血癥,這些習慣同時可引起
高血脂等代謝疾病,引發(fā)腎臟疾病,很多人喜歡邊吃海鮮邊喝啤酒,這種方式曾被腎內科醫(yī)生稱為“最傷腎的吃法”。熬夜、吃得咸、不喝水。長期熬夜、工作壓力大、愛喝濃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現(xiàn)腎功能問題。而飲食習慣偏咸,會導致血壓升高,腎臟血液不能維持正常流量,從而誘發(fā)腎病。如果長時間不喝水,尿量就會減少,尿液中攜帶的廢物和毒素的濃度就會增加,容易引發(fā)
腎結石、腎積水等。此外,吸煙除了影響腎臟功能還對腫瘤的控制也無好處。
3、適量飲水不憋尿:
尿液潴留在膀胱,就如同下水道阻塞后容易繁殖細菌一樣,細菌會經由輸尿管感染腎臟。
4、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壓:
血壓控制不好、糖尿病太久都會造成血管硬化,而腎臟就是由數(shù)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
血糖血壓控制不好,腎臟壞得快。
發(fā)現(xiàn)小結石及早處理,尤其是輸尿管結石很容易造成腎積水,長久下來,腎臟會完全損壞而不自知。
6、定期檢查:
最好每半年做一次尿液和血液肌酸酐和尿素氮檢查,女性懷孕時腎臟負擔會加重,應該監(jiān)測腎功能,以免因妊娠毒血癥而變成尿毒癥。
另外,就是腎癌術后飲食療法:
(一)腫瘤與食品的關系
由于食物本身所含成分的物殊性,有些食物具有一些特殊藥理作用。人們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具有抗癌作用的食品,如銀杏、甜瓜、無花果、糯米、山雀肉等治療胃癌;枇杷、萵苣治肝癌;泥鰍、烏梅、烏賊、芋頭治療乳腺癌等。
此外,不少食物還具有廣譜抗癌作用,如山慈菇、香菇、穿山甲、薏苡仁、
甲魚、海帶、蕎麥、獼猴桃等。近年來對食品抗癌、抑癌機理的研究很多,由此發(fā)現(xiàn)人每個細胞都有1000個原癌基因,正常情況下,它們都被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嚴密監(jiān)視、控制著不發(fā)病。當各種致癌因素侵襲人體時,若免疫能力低下,基因突變就會發(fā)生癌癥。
而食品抗癌和治療癌瘤的基本原理就是抑制各種致癌因素誘導基因突變,從而阻止癌的發(fā)生。
(二)腫瘤病人的營養(yǎng)治療原則
適當?shù)臓I養(yǎng)治療既可改善病人的營養(yǎng)狀況,使病人的免疫能力、抗癌能力增強,提高生活質量,又能提高腫瘤病人對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的耐受性,減輕其副反應,減少或避免手術后的感染。
對于能夠進食的腫瘤病人,根據(jù)病人的身體情況、營養(yǎng)狀況、食物本身的四氣五味和歸經、天時氣候、地理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變化,實行"辨證擇食",選食配膳宜因病而異、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季而異、因治療方法而異。
一般將
膳食分為蛋白質類、谷物類、蔬菜水果類和乳品類。蛋白質類包括豬肉、牛、羊肉類,魚類、禽肉類、豆類和豆制品類,無論動物蛋白還是植物蛋白,主要提供蛋白質及維生素B和微量元素如鋅、硒和鈣等。谷物類指主食,即米飯、饅頭、面條、粥、餅等,它們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族、鐵質等,是人休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成份。蔬菜水果可以供給維生素及礦物質,且大多數(shù)呈堿性,對維持人休內環(huán)境的配套酸堿平衡起著一定的作用。乳品類指制品,如牛奶、`羊奶、煉乳、酸奶、奶酷等,是維生素A、B、D和鈣的主要來源。
(實習編輯:黃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