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立秋過后氣溫逐漸降低,秋季早晚的氣候雖然涼爽宜人,但秋季人極易產(chǎn)生倦怠、困乏的感覺。黑龍江省中醫(yī)院南崗分院綜合內科主任張雅麗提醒,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應從飲食、情緒、運動等方面做好養(yǎng)生保健,為冬季的到來打好基礎。
飲食均衡防秋燥
秋季養(yǎng)生的關鍵在于防燥,據(jù)張雅麗主任講,秋季的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佳,可適當食用百合、杏仁、芝麻、蜂蜜等柔潤食品,還可以選擇麥冬泡水喝,加以枸杞子、大棗等。預防秋燥,還要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保證在1500至2000毫升,虛寒體質的人宜喝紅茶,濕熱體質的人宜喝綠茶,肝火旺盛、口干目澀的人宜喝菊花茶。此外,秋季要盡量少食或不食辣椒、蔥、姜、蒜等燥熱之品。
調節(jié)情志防秋愁
秋季草枯葉落、花木凋零,人容易出現(xiàn)傷感情緒,造成肝氣郁結、脾胃失調。張雅麗主任介紹說,秋季調節(jié)情志應做到以一顆平常心看待自然界的變化,或外出秋游,或靜練氣,或多接受陽光照射,轉移低落情緒。此外,還可以通過飲食來排解一些秋愁的情緒,適當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紅肉和豆類等,還可吃一些橘子、玫瑰花茶,味甘微苦、性溫,具有理氣解郁的作用。
加強鍛煉防秋乏
俗語說:“春困秋乏”。張雅麗主任建議,防秋乏的最好辦法就是在保證充足睡眠的同時,適當?shù)剡M行體育鍛煉。秋季運動宜循序漸進,不宜用力過猛,運動量不宜過大,宜選擇輕松平緩的項目,如跑步,爬山等有氧運動。此外,民間有“春捂秋凍”的說法,人們應順應氣候變化,“秋凍”有度,適當加強御寒鍛煉。
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用于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秘。
健客價: ¥28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用于陰虛燥咳,勞嗽咳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健客價: ¥82.5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主陰虛久嗽;痰中帶血;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用于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健客價: ¥1.44潤肺,平喘。治虛勞咳喘,腸燥便秘。
健客價: ¥34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主陰虛久嗽;痰中帶血;熱病后期;余熱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癰腫;濕瘡。
健客價: ¥34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腎陰虛,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健客價: ¥20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腎陰虛,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健客價: ¥10.5適用于吸痰、吸唾、吸膿血等液體。
健客價: ¥59輔助降血糖。
健客價: ¥158補充鈣和維生素D。
健客價: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