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高山名字和霧有關,例如光霧山、觀霧山、霧靈山等等,好像高山總會有霧。高山霧又被稱為“上山霧”,它是潮濕空氣沿著山坡爬升過程中,逐漸冷卻達到飽和狀態(tài)而形成的霧。霧是森林的一種水分輸入形式,有霧的地方就容易有森林。有時候,按降雨量來判斷不會有森林,因為存在霧這一獨特水分供給形式,半干旱高地也會出現了一片森林。這一現象在北方地區(qū)尤為常見,所以在大家印象中,森林中總會有霧。霧中森林多了一些靈氣和神秘,很多人喜歡到森林中觀霧,但是森林中的霧能不能應用于健康管理呢?
為了維持呼吸道粘液-纖毛系統(tǒng)的正常生理功能,人體呼吸道內必須處于體溫飽和濕度狀態(tài)。如果吸入的氣體濕度不足或濕度過大,都會影響肺功能。一般認為空氣濕度不足會引發(fā)呼吸道炎癥,而濕度過大會引起水中毒和肺水腫。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面臨的是空氣濕度不足問題,很多氣道阻塞性疾病都與之有關。“霧化治療”是根治這一類疾病的有效途徑,它用霧化裝置將藥物分散成微小的霧滴,使其懸浮于氣體中,然后患者將其吸入呼吸道及肺內,通過潔凈和濕化氣道而實現治療目標。森林中不僅有清潔的霧,還具有殺菌作用的芬多精,如果林分選擇合適,或許可以利用森林中的霧“潔凈和濕化氣道”。這是森林醫(yī)學的一個新方向,治療效果需要醫(yī)療專業(yè)人士進一步研究證實。
在霧形成過程中,不僅需要冷卻和加濕,還需要有凝結核。在城市周邊,霧中的凝結核以污染物為主,所以人們喜歡把霧和霾被相提并論。現有關于霧與健康的研究,大部分在關注霧的健康危害。實際上,林區(qū)的空氣比較清潔,林中的霧也會比較清潔。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在全球空氣污染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偏遠的林區(qū)也會存在某些污染物。而霧和雨對空氣污染物的吸納能力有所不同,通常霧中的化學離子濃度是雨滴中的3-10倍,這在森林中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影響,也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349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195供藥物霧化吸入治療用。
健客價: ¥268產品為呼吸系統(tǒng)霧化治療的器具。
健客價: ¥325將液態(tài)藥物霧化供患者吸入。
健客價: ¥109將液態(tài)藥物霧化供患者吸入。
健客價: ¥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