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病癥與精神病
疑病癥絕對不是精神病,疑病癥只是由于當事人過分擔心自身的身體健康而產(chǎn)生的,疑病癥患者感受到疾病癥狀是由于自身心理暗示--神經(jīng)系統(tǒng)與軀體的連鎖反應,這些癥狀確實存在并不是幻覺。
1、自知能力
自知能力就是自己可以正確認識事物,可以給出客觀評價的能力。最突出的區(qū)別:患者是否主動就醫(yī)?疑病癥患者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相信自己原本健康的身體,主動就醫(yī)的意圖十分明顯。除了只伴隨有軀體的“假性”不適;緊張、不安、焦躁等情緒外,并無其他異常。精神病則不同,一般不會主動求醫(yī),因為患者本身已經(jīng)缺乏了自知的能力,不能正常認知事物。
2、針對對象
疑病癥患者與精神病患者的重要區(qū)別之一就是針對對象不同。疑病癥患者通常的“對象”是自己,常常懷疑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肯忽視自己的微小變化、身體稍有風吹草動便惴惴不安,一切問題針對的對象都是患者本身的身體健康。而對于精神病患者而言,針對對象一般為外部事物,就是除去自己本身的事物,認為造成自身“不適”的一切都是由外部引起,和自己沒有絲毫關系,患者的指向是外界。
對于疑病癥患者,親友要多加關心、不可嘲諷、蔑視,胡亂下結(jié)論為“精神病”,還應給予患者關愛、照顧、理解,這樣才能盡快幫助患者解除疑病癥痛苦。
(實習編輯:江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