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家越來越重視醫(yī)療安全,國家對抗生素的臨床應用也嚴加監(jiān)管,藥占比和抗生素使用率被作為考核各級醫(yī)生臨床技能的指標之一??股乇O(jiān)管對促進普通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規(guī)范治療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時也見到很多反復扁桃體炎的兒童是因為沒有規(guī)范應用抗生素所致,其主要原因與臨床醫(yī)生經驗不足、病因判斷不清有關。
急性扁桃體炎是指兒童張開口腔可以看到的腭扁桃體的炎癥,分為充血性和化膿性兩類。
小兒上呼吸道感染時可伴有急性充血性扁桃體炎,表現為扁桃體表面黏膜充血、腫脹,大多無滲出物,一般診斷為上呼吸道炎而不單獨診斷扁桃體炎。
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是由化膿性細菌引起的腭扁桃體炎,多見于學齡前和學齡期兒童,嬰幼兒少見。
引起急性扁桃體炎的細菌中乙型或甲型溶血性鏈球菌占多數,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亦可致病。
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扁桃體炎的關鍵措施是規(guī)范、足療程的抗生素應用,通常需要維持7~10天。
細菌性扁桃體炎的臨床表現
1.急性起病,癥狀輕重不一,全身癥狀可有畏寒、發(fā)熱,體溫達38~40℃,頭痛、全身酸痛不適、納呆、便秘。
2.常伴有納差、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不適癥狀。
4.體格檢查可見軟腭、懸雍垂、舌腭弓充血水腫,扁桃體紅腫增大,表面有黃白色濾泡或膿點,扁桃體隱窩有黃白色或灰白色點狀滲出物。
5.頸部、頜下可觸及淋巴結腫大,有觸壓痛。
6.部分患兒皮膚可有猩紅熱樣皮疹。
細菌性扁桃體炎的診斷依據
1.臨床表現和體格檢查。
2.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白細胞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扁桃體分泌物培養(yǎng)可獲病原菌陽性結果。
3.抗生素治療有效。
細菌性扁桃體炎的治療原則
1.一般治療:對癥支持治療,適當休息,盡量讓兒童開心愉快,高熱降溫,適當多飲水,依據兒童的需要給與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2.抗生素治療:選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第1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拉定、頭孢唑啉、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亦可選用??诜蜢o脈點滴,同時應根據咽拭培養(yǎng)藥敏結果調整抗生素,應根據病情給予足夠療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者應維持抗生素7~10天。
3.局部治療:對較大小兒可用溫鹽水漱口或給予含片,有助于減輕疼痛。
4.中藥治療:可依據中醫(yī)辯證施治原則,選用一種適當的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中藥口服,避免靜脈輸注中藥,也盡量避免口服多種同類中成藥。
細菌性扁桃體炎的并發(fā)癥
1.常見的:扁桃體周圍炎、咽旁感染、頜下淋巴結炎等。
2.炎癥亦可延及鄰近器官:中耳炎、急性鼻竇炎、急性喉氣管支氣管炎等。
3.免疫損傷性:溶血性鏈球菌致病菌感染可導致急性腎小球腎炎、風濕熱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