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聯手揭秘導致了人感染和死亡的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變異病毒
摘要: 自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國長三角地區(qū)首次發(fā)現以來,截止到2017年5月,我國內地25個省共報告病例1486例,其中586例死亡,病死率約40%,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
國際著名傳染病學雜志《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6月2日在線發(fā)表了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變異株的研究成果“HumanInfectionwith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A(H7N9)Virus,China”。該研究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香港大學、清遠市人民醫(yī)院、暨南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七家單位聯合完成,通訊作者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所舒躍龍研究員與廣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楊子峰教授。
自2013年H7N9禽流感病毒在我國長三角地區(qū)首次發(fā)現以來,截止到2017年5月,我國內地25個省共報告病例1486例,其中586例死亡,病死率約40%,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由于流感病毒天然容易變異的特點,人們更加關心H7N9病毒是否會通過變異造成廣泛的人際傳播甚至流感大流行。上述研究團隊對我國廣東省連州市2017年1月報道的一例重癥肺炎患者開展流行病學和病原學調查時發(fā)現,這是一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確診病例,但從該病例分離的H7N9禽流感病毒的HA裂解位點相比之前的病毒插入了多個堿性氨基酸(PEVPKRKRTAR/GL),表明該病毒可能變異為對雞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在該研究論文中,研究團隊詳細分析了該新變異病毒的分子特征,如H7N9變異株HA的受體結合位點保留了G186V突變,提示其雙受體結合的特性;NA蛋白發(fā)生了R292K的突變,導致病毒對目前廣泛使用的抗流感藥物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產生耐藥性;M蛋白上的S31N突變,提示變異株對金剛烷胺類藥物耐藥;PB2蛋白含有哺乳動物適應性突變E627K,提示變異株對小鼠的致病力增強通過對患者的密切接觸人群進行跟蹤排查沒有發(fā)現發(fā)病者,提示該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發(fā)生的變異沒有提高人傳人的風險。
目前,我國內地已報道由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變異病毒所導致的感染病例26例,其中13例死亡,與低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相比,臨床癥狀仍舊非常嚴重,病死率更高。該變異病毒不僅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也嚴重威脅我國的養(yǎng)殖業(yè)。目前,我國養(yǎng)殖場已報道由高致病H7N9禽流感病毒所導致的暴發(fā)疫情5起,分布在湖南、河北、河南、天津和陜西,共造成5.7萬羽雞死亡,超過30萬羽雞被撲殺。因此全社會應該高度重視H7N9流感疫情的防控,密切監(jiān)測病毒的變異,及時做好預測預警,將損失降到最低。
Abstract
TherecentincreaseinzoonoticavianinfluenzaA(H7N9)diseaseinChinaisacauseofpublichealthconcern.MostoftheA(H7N9)virusespreviouslyreportedhavebeenoflowpathogenicity.WereportthefatalcaseofapatientinChinawhowasinfectedwithanA(H7N9)virushavingapolybasicaminoacidsequenceatitshemagglutinincleavagesite(PEVPKRKRTAR/GL),asequencesuggestiveofhighpathogenicityinbirds.ItsneuraminidasealsohadR292K,anaminoacidchangeknowntobeassociatedwithneuraminidaseinhibitorresistance.Bothofthesemolecularfeature
smighthavecontributedtothepatient’sadverseclinicaloutcome.Thepatienthadahistoryofexposuretosickanddyingpoultry,andhisclosecontactshadnoevidenceofA(H7N9)disease,suggestinghuman-to-humantransmissiondidnotoccur.EnhancedsurveillanceisneededtodeterminewhetherthishighlypathogenicavianinfluenzaA(H7N9)viruswillcontinuetosp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