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是目前國內外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老年人是高發(fā)群體,據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發(fā)病率為0.21%—1.64%,致盲率為10%—20%。我國目前至少有670萬盲人,白內障是致盲的首要原因。
白內障讓視力減退
很多老年人都有種老眼昏花的感覺,以為這是正常的衰老,不需要進行治療,殊不知正是這種錯誤的觀念讓很多老年人在晚年失去了光明,造成了晚年的最大遺憾。據介紹,白內障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眼病,多發(fā)于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一旦患上這種眼病,就會出現視物不清、甚至完全喪失視力的情況。我國每年新增約120萬白內障患者,每年累計約500萬白內障患者需要實施手術。然而,由于受制當地現實條件和醫(yī)療技術設施,一些白內障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只能在失明、半失明狀態(tài)下生活。
白內障的鑒別
一、要注意晶體生理性老化與老年性白內障的區(qū)別正常的晶體位于眼內的前段,是透明的,如果它變得混濁而不透明,則表明有了白內障。最常見的是發(fā)生在50歲以后,多為老年性白內障,其發(fā)生和發(fā)展隨年齡增長而增加。還有一種情形是,晶體隨年齡增長所含水分漸漸減少,其中央核心部漸趨硬化,加上晶體蛋白的代謝產物增加,致使晶狀體看上去呈淡黃色,似乎不透明,這是老年人的生理現象,并不影響視力。注意這兩者鑒別是很有必要的。每位患者都應檢查視力,若視力正常(包括矯正視力能達到正常的標準),首先要考慮是晶體生理性老化。檢查晶體是否混濁應通過裂隙燈顯微鏡,必要時還要放大瞳孔(檢查前最好測量眼壓)。
二、要注意與白內障相伴影響視力的其他眼病。在老年人中,影響視力的眼病多種多樣,特別是一些發(fā)病緩慢,癥狀又不明顯的眼病,若與白內障同時存在,則容易被忽視和漏診。因此對于發(fā)現有老年性白內障的病人,要注意眼壓是否正常,最好要測量眼壓,同時檢查眼底的視神經有無疑似青光眼性的改變。這些檢查應該定期追蹤觀察。如果是有青光眼,則應積極治療青光眼。再則老年人也會有如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和糖尿病等對視網膜產生影響的疾病,還有眼本身的疾病如老年性黃斑變性,這些都影響視力,對這些疾病應當積極治療。
防白內障要做好這些
及時喝水人體在發(fā)生脫水的情況下,體內液體正常代謝紊亂,就會產生一些異常的化學物質,損害晶狀體,導致白內障發(fā)生,而對已有白內障的患者,脫水可使病情加劇。因此,一旦腹瀉、嘔吐、大量出汗,都應及時補充液體,一般情況下,只需喝白開水、茶水即可。
戴深色鏡受太陽紫外線照射時間愈長,患白內障的可能性愈大。外出時戴深色眼鏡,可使眼睛受到紫外線照射減少。老年人如戴上黃褐色太陽鏡,可預防白內障的發(fā)生。
服用維生素C。維生素C能減弱光線和氧對晶狀體的損害,人眼中維生素C的含量大約比血液中高出30倍。隨著年齡增長,營養(yǎng)吸收功能與代謝機能逐漸減退,晶狀體營養(yǎng)不良,維生素C含量明顯下降,久而久之引起晶狀體變性,導致白內障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