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濕疹學名乏脂性濕疹,又稱裂紋性濕疹,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炎癥,具體的原因主要是和孩子接觸皮膚過敏的,再就是和孩子的免疫抗體變態(tài)反應是有關系的,皮膚呈淡紅色,裂紋處紅色更明顯,類似“碎瓷”,此病多見于冬季,空氣干燥,分泌減少,加之熱水燙洗過勤而激發(fā),那么,寶寶干性濕疹是什么引起的呢?
1、寶寶患上干性濕疹的原因
談及干性濕疹的發(fā)病原因,專家表示,不是吃出來的,而是受到氣候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造成的。尤其是孩子對外界適應能力差,干冷季節(jié)皮膚更加敏感。當然,有時候還可能因為孩子沒有洗對澡。
現(xiàn)在父母們都給孩子養(yǎng)成了每天洗澡的習慣,但孩子洗澡的頻率與季節(jié)息息相關。夏天濕度大,皮膚出汗多,天天洗澡也無妨。冬季天冷、室內外溫差大,到了供暖季,更加劇了空氣干燥,孩子的皮脂腺本就未發(fā)育成熟,天天洗澡會使表皮越來越干燥,水分流失以后便出現(xiàn)濕疹。
2、干性濕疹的癥狀有哪些
干性濕疹屬于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的炎癥疾病,這種病大都發(fā)生在體質比較差的嬰兒當中,常在的部位是頭皮、眉間等,主要癥狀是潮紅、丘疹、脫屑,但并不會有太過明顯的滲出,干性濕疹和脂溢性濕疹是一樣的,小兒時期較為容易患有的濕疹類型。
干性濕疹是常見濕疹皮膚病,表現(xiàn)為臉部、軀干、四肢外側片狀密集小型丘疹、紅腫及鱗屑結痂,硬性糠皮樣脫屑,無滲出,多發(fā)于半歲到一歲的兒童。
干性濕疹是一種皮膚過敏性炎癥。大多是瘦弱的嬰兒常常是發(fā)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不安的睡眠。一般發(fā)于頭皮、眉間等部位,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表現(xiàn)為潮紅、脫屑、丘疹,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
3、寶寶干性濕疹怎么治
對付干性濕疹,關鍵還得保濕。父母要經常給孩子涂抹保濕的霜劑、乳劑或潤膚油,尤其在洗手、洗澡后,要給孩子的臉頰、四肢外側、肩背部、肚皮和屁股等容易干燥的部位多涂抹一些,保持其嬌嫩肌膚的滋潤。
同時,注意帶孩子到戶外活動時盡量到避風的地方,別讓秋冬季節(jié)的冷風直接吹到孩子。同時也不能讓孩子暴曬。其次,合理的飲食有助于保持寶寶健康嬌嫩的皮膚,最好多給孩子喝水,多吃些雞蛋黃、胡蘿卜、綠葉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B的食物。
給寶寶們洗對澡不在于次數(shù),關鍵是要選對方法。專家表示,對于保溫環(huán)境好的家庭,可以堅持每天給孩子洗澡,但要注意水溫不要太高。一周使用1-2次浴液,平時用清水沖洗即可,也不要給孩子搓澡。
濕疹疾病在生活中是很常見的,這種疾病是危害是很大的,但是,那么您能夠正確的分辨什么是濕疹嗎?這對于多數(shù)人來說還是存在著一些困難的,這是因為濕疹與其它的一些皮膚病的癥狀是比較類似的。下面介紹一些濕疹判斷的基本知識。
濕疹一旦得上就會表現(xiàn)了明顯的癥狀,一般是根據(jù)癥狀來進行疾病判斷的。根據(jù)多形性皮疹,對稱性分布,皮疹邊緣不清。易滲出,有劇烈的瘙癢,常反復發(fā)作,呈慢性經過等特點,一般不難診斷。但是,急性濕疹要和接觸性皮炎鑒別,慢性濕疹和神經性皮炎鑒別,手足濕疹要和手足癬鑒別。錢幣形濕疹是邊界較清楚的成片濕疹,由錢幣到手掌大或更大,又稱盤形濕疹,紅斑,水皰或丘皰疹聚成斑塊,或是結螄脫屑而為局限的亞急性濕疹,引起劇癢,通常發(fā)生于手背及于指背側,也可出現(xiàn)于四肢伸側、足背、肩部或臀部等處,往往屢次減輕或加重,特別在寒冷季節(jié)中容易復發(fā)。
有多種疾病可能會出現(xiàn)與濕疹比較類似的癥狀,所以要注意進行鑒別。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遇到有滲出液、紅斑、丘疹、水皰等發(fā)癢皮損時,往往要考慮濕疹。和濕疹難區(qū)別的是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原發(fā)刺激性或變態(tài)反應性接觸性皮炎、濕疹或異位性皮炎。濕疹也常須和念珠菌病、脂溢性皮炎、癢疹、玫瑰糠疹、多形目光疹等病區(qū)別。
以上主要介紹了一下濕疹的鑒別知識,濕疹的病程可長可短,但是帶來的癥狀一般都是較為明顯的,是比較頑固的皮膚病之一,濕疹的發(fā)病部位不一,使患者感覺到的痛苦大,應該及早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