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病從口入,飯前便后要洗手就是為了防止細菌病毒入侵人體。特別是對寶寶來說,洗手真的是預防疾病的一大措施。
那么,你真的會給寶寶洗手嗎?
可以說現(xiàn)在很多人都不太會正確的給寶寶洗手,生活中很多人洗手就是用水沖下,隨便搓兩下就行了,嚴格來說這沒有多大用處。
寶寶的身體不像成年人那樣抵抗力強,一些病毒細菌進入成人體內可能沒有什么事,可孩子可能就要生病了,所以孩子養(yǎng)成正確的洗手方法是很重要的。
什么時候需要洗手?
1、進食及處理食物前;
2、大小便后;
4、觸摸過公共物品,例如電梯扶手、升降機按鈕及門柄后;
5、在接觸眼、鼻及口前。
寶寶洗手的正確步驟:
洗手掌:用水濕潤雙手,涂抹洗手液,然后兩手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揉搓;
洗手背側指縫:兩手交替,手心對手背沿手指縫相互揉搓;
洗掌側指縫:兩手掌心相對,十指交叉,沿指縫相互揉搓;
洗手指:五指并攏半握拳,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旋轉揉搓;
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旋轉揉搓;
洗指尖:五指的指尖并攏,放在另一手的掌心揉搓。
洗手的注意事項:
孩子洗手時,要多讓孩子搓洗幾遍手,手指交叉,手心手背反復的搓洗,指甲蓋也要多搓搓,這樣洗手才干凈。
為了讓孩子養(yǎng)成搓手洗手的好習慣,家長應該以身作則,親自示范給孩子看。
1、要用流動的水洗手,讓香皂或者洗手液充分搓起泡泡;
2、每個地方都要洗干凈,包括手心、手背、手腕、手指縫,指甲縫,每個死角都不能放過;肥皂泡要徹底沖干凈;
3、洗手后要用干凈的毛巾或者一次性的紙巾擦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