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臺梭利對嬰幼兒敏感期歸納出下列九種
語言敏感期(0-6歲)
秩序敏感期(2-4歲)
感官敏感期(0-6歲)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1.5-4歲)
動作敏感期(0-6歲)
社會規(guī)范敏感期(2.5-6歲)
書寫敏感期(3.5-5.5歲)
閱讀敏感期(4.5-5.5歲)
文化敏感期(6-9歲)
捕捉寶寶的敏感期
1、捕捉寶寶的敏感期走的敏感期
嬰兒7個月左右出現走的敏感期.先拒絕坐,然后開始走,上下樓梯都要自己來,這時寶寶是一個自由、活躍的個體,空間的能力從此開始越來越強。
2、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
?。睔q半到2歲期間,寶寶會有一個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床上的一絲頭發(fā),地上的一根小草,樹根下的小螞蟻等等,但寶寶并不總是這樣。
3、手的敏感期
手的敏感期到來時,寶寶有一個抓的過程。一把抓,二指抓,三指抓。很多成人用手很笨拙,不會拿筷子,不會點鈔,這都和童年期手的發(fā)展有關。
4、音樂的敏感期
音樂的敏感期呈螺旋狀發(fā)展。2歲的幼兒就能把握節(jié)奏;3-4歲時開始對簡單而重復的旋律感興趣;5-6歲后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并自發(fā)用動作表達;6-8歲時已經能深深沉浸在音樂中。
5、身份確定敏感期
處在身份確定敏感期的兒童,會選定一個偶像并時時模仿。“我是忍者神龜!”“我是超人!”通過吸收偶像的人格特點,兒童建構自己的人格狀態(tài),最終形成自我。
6、語言的敏感期
在孩子1~2歲期間,父母一定要在平時生活中多多配合孩子學習語言的行動。比如可以結合具體的物品,自然而然地喊出他們不知道的名稱。同時千萬要注意發(fā)音的準確性。
敏感期的教養(yǎng)重點
及時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是自然賦予幼兒的生命助力,如果敏感期的內在需求受到妨礙而無法發(fā)展,就會喪失學習的最佳時機。
尊重孩子為有能力的個體
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學習者。他們會循著自然的成長法則,不斷使己成長為更有能力的個體,這是父母首要改變的觀念。
細心觀察敏感期的出現
每個孩子的敏感期出現時間并不相同,因此成人必須以客觀的態(tài)度,細心觀察孩子的內在需求和個別特質。
布置豐富的學習環(huán)境
當成人觀察到孩子的某項敏感期出現時,應盡力為孩子準備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huán)境。
鼓勵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后,就會在環(huán)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適時協(xié)助而不干預
當孩子熱衷于有興趣的事物時,大人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預。適時予以協(xié)助、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