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里面收錄了四種名叫“豆蔻”的中藥材,分別叫豆蔻、草豆蔻、紅豆蔻和肉豆蔻。它們的名字都叫“豆蔻”,那它們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呢。
白豆蔻VS紅豆蔻?
豆蔻(白豆蔻)
豆蔻為姜科植物白豆蔻AmomumkravanhPierreexGagnep.或爪哇白豆蔑AmomumcompactumSolandexMaton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按產(chǎn)地不同分為“原豆蔻”和“印尼白蔻”。
【性狀】原豆蔻呈類球形,直徑1.2?l.8cm。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有3條較深的縱向槽紋,頂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兩端均具淺棕色絨毛。果皮體輕,脆,易縱向裂開,內(nèi)分3室,每室含種子約10粒;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背面略隆起,直徑3?4mm,表面暗棕色,有皺紋,并被有殘留的假種皮。氣芳香,味辛涼略似樟腦。印尼白蔻個(gè)略小。表面黃白色,有的微顯紫棕色。果皮較薄,種子瘦癟。氣味較弱。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開胃消食。用于濕濁中阻,不思飲食,濕溫初起,胸悶不饑,寒濕嘔逆,胸腹脹痛,食積不消。
【用法與用量】3?6g,后下。
紅豆蔻
紅豆蔻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AlpiniagalangaWilld.的干燥成熟果實(shí)。秋季果實(shí)變紅時(shí)采收,除去雜質(zhì),陰干。
【性狀】紅豆蔻呈長球形,中部略細(xì),長0.7?1.2cm,直徑0.5?0.7cm。表面紅棕色或暗紅色,略皺縮,頂端有黃白色管狀宿萼,基部有果梗痕。果皮薄,易破碎。扁圓形或三角狀多面形,黑棕色或紅棕色,外被黃白色膜質(zhì)假種皮,胚乳灰白色。氣香,味辛辣。
【性昧與歸經(jīng)】辛,溫。歸脾、肺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散寒燥濕,醒脾消食。用于脘腹冷痛,食積脹滿,嘔吐泄瀉,飲酒過多。
【用法與用量】3?6g。
白豆蔻和紅豆蔻均屬藥用姜科植物,但它們卻是屬于不同品種植物的果實(shí)或種子。白豆蔻與紅豆蔻的氣味均屬辛溫,歸脾經(jīng),且都具有治脘腹痛,食積脹滿、嘔吐的作用,但其藥性強(qiáng)弱程度及特點(diǎn)各有不同,白豆蔻芳香氣清,偏于行中上焦一切寒濕氣滯之癥;紅豆蔻辛熱,無行氣作用,長于溫胃散寒,燥濕醒脾。因此,兩者在臨床應(yīng)用中不可互相代替使用,使用時(shí)需注意區(qū)別。
白豆蔻VS草豆蔻?
草豆蔻
草豆蔻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種子。夏、秋二季采收,曬至九成干,或用水略燙,曬至半干,除去果皮,取出種子團(tuán),曬干。
【性狀】草豆蔻為類球形的種子團(tuán),直徑1.5?2.7cm。表面灰褐色,中間有黃白色的隔膜,將種子團(tuán)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多數(shù),粘連緊密,種子團(tuán)略光滑。種子為卵圓狀多面體,長3?5mm,直徑約3mm,外被淡棕色膜質(zhì)假種皮,種脊為一條縱溝,一端有種臍;質(zhì)硬,將種子沿種脊縱剖兩瓣,縱斷面觀呈斜心形,種皮沿種脊向內(nèi)伸入部分約占整個(gè)表面積的1/2;胚乳灰白色。氣香,味辛、微苦。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經(jīng)。
【功能與主治】燥濕行氣,溫中止嘔。用于寒濕內(nèi)阻,脘腹脹滿冷痛,噯氣嘔逆,不思飲食。
【用法與用量】3?6g。
白豆蔻與草豆蔻的功能與主治比較接近,均是行氣、溫中、止嘔。白豆蔻主要針對(duì)受寒受冷導(dǎo)致冷氣凝結(jié)而引起的食欲不振、以及反胃等癥狀,特別是對(duì)因身體過于勞累引起的食欲不振,及便秘具有一定治療作用,而且還可以抑制痢疾桿菌,治瘧疾。草豆蔻可用于濕阻脾胃引起的腹脹,尤其是四川、湖南等地區(qū)用草豆蔻來驅(qū)寒保暖。此外,草豆蔻也可用于淤痰不清,凝集在胸口位置導(dǎo)致的胸悶呼吸不暢或嘔吐者。
白豆蔻VS肉豆蔻?
肉豆蔻
肉豆蔻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Houtt.的干燥種仁。
【性狀】肉豆蔻呈卵圓形或橢圖形,長2?3cm,直徑1.5?2.5cm。表面灰棕色或灰黃色,有時(shí)外被白粉(石灰粉末)。全體有淺色縱行溝紋和不規(guī)則網(wǎng)狀溝紋。種臍位于寬端,呈淺色圓形突起,合點(diǎn)呈暗凹陷。種脊呈縱溝狀,連接兩端。質(zhì)堅(jiān),斷面顯示棕黃色相雜的大理石花紋,寬端可見干燥皺縮的胚,富油性。氣香濃烈,味辛。
【性味與歸經(jīng)】辛、溫。歸脾、胃、大腸經(jīng)。
【功能與主治】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
【用法與用量】3?10g。
白豆蔻和肉豆蔻是分屬不同科的植物,兩者均辛溫,歸脾胃經(jīng),功能溫中行氣,治脾胃寒濕氣滯之脘腹脹痛、食少嘔吐或泄瀉等。但白豆蔻兼歸肺經(jīng),芳香化濕而無固澀之力,作用偏于中上二焦,又善化濕止嘔,胃寒嘔吐宜之;而肉豆蔻兼歸大腸經(jīng),溫中與固澀兼具,作用偏于中下二焦,又善澀腸止瀉,治虛寒久瀉不止。
從上述信息可以看到,四種“豆蔻”,均屬于辛溫之物,名字很接近,但外表不同,所分屬的科或者品種也有所不同,故在臨床應(yīng)使用時(shí)應(yīng)注意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