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天氣炎熱擠在人多的公交車、地鐵,正時心情不好的時候一股股的狐臭襲來,那無疑是雪上加霜!狐臭多會出現(xiàn)在身體汗液不宜蒸發(fā)的部位,比如說腋窩、肛周、外陰等。
狐臭,中醫(yī)稱之謂“體臭”、“狐燥”、“狐氣”、“胡臭”。
早在《外臺秘要》中就載有:“病源人腋下臭,如蔥豉之氣者,亦言如狐貍之氣者,故謂之狐臭,此皆血氣不和蘊積,故氣臭……肘后療人體及腋下狀如狐貍氣,世謂之胡臭。”明代醫(yī)家胡侍在《真珠船·腋氣》寫道:“今謂腋氣為狐臭,狐當作胡。故<千金方>論云:‘有天生胡臭’。”
中醫(yī)學認為狐臭的病因與患者稟于先天,承襲父母腋下穢濁之氣,熏蒸于外,從腋下而出;或因過食辛辣厚味之品,致使?jié)駸醿?nèi)蘊于腠理汗孔所致;或由天熱衣厚,久不洗浴,使津液不能暢達,以致濕熱穢濁外墮,熏蒸于體膚之外而誘發(fā)。
那么,對于狐臭這個尷尬的問題,除了經(jīng)常洗澡外,我們還可以用隔蒜泥灸法來治療。用隔蒜泥灸法治療該病效果較好,且簡便易操作,大家不妨一試。
隔蒜泥灸法:
令患者取舒適臥位并使患部充分暴露,將患部毛剃除干凈,并將優(yōu)質(zhì)淀粉調(diào)成糊狀,外涂患部,待淀粉自然風干,取大蒜適量,去皮搗爛如泥,做成厚約0.3厘米的蒜泥餅,中間用縫紉針穿刺數(shù)孔,以患部可見較粗大的汗腺為宜,將蒜泥餅放于患部,把純艾絨用一手拇、食二指搓成紡錘狀,以拇、食、中三指捏緊置于平板上,用力壓緊,制成上尖下圓、呈圓錐形如大花生米大小的艾炷,放于蒜泥餅上,用線香由艾炷頂尖部點燃,令其自燃成灰,或患者自覺施灸部有發(fā)燙感時,將艾炷移除為一壯,再如前法換一壯繼續(xù)灸,不拘壯數(shù)多少,連續(xù)施灸至患者自感患部溫熱、舒服,但不致燙傷為度。
每日一次,每次灸30分鐘左右,10次為1療程。休息5天后根據(jù)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萎縮及臭味、汗量減少的(消失)程度,再隔日或每周兩次如前法,鞏固治療至徹底痊愈。
該法前期用優(yōu)質(zhì)淀粉調(diào)成糊狀,外涂于患部,是利用淀粉與汗液反應后,能夠?qū)⑤^粗大的汗腺充分暴露,為第二部隔蒜泥灸找到施灸“靶點”做準備。
隔蒜泥灸又稱蒜錢灸,該法首載于晉葛洪的《肘后備急方》。在汗腺處直接隔蒜泥灸可起到宣通氣血,暢行營衛(wèi),拔毒于外,即所謂“散其毒,移重就輕,轉(zhuǎn)深于淺”,促進患部較粗大的汗腺自行萎縮凋亡,從而使臭味、汗量減少(消失),狐臭也隨之消失。
阻止人體腋窩大汗腺的分泌,抑制微生物的分解,從而抑制狐臭的形成。
健客價: ¥46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補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透竅消腫,祛風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益氣養(yǎng)陰,培補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清肝明目,疏風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