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腭裂術后的早期干預
隨著
口腔科、麻醉科、監(jiān)護技術的發(fā)展,多學科合作使腭裂患兒在生后數(shù)月內,得以進行手術糾治。術后的有效語音評價最早從3歲開始,語音訓練一般在3~4歲開始。在開始語音訓練前,必須進行一些患兒能進行的構音器官的運動訓練,同時要考慮患兒所伴隨的語言
發(fā)育遲緩、聽力障礙等方面的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早期干預,才能為患兒全面開展語音訓練打下良好基礎。本組通過對30例10~18個月腭裂術后患兒進行早期干預,經過半年的綜合治療取得良好效果。
1.材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10~18個月廣州地區(qū)腭裂患兒30例,男18例、女12例.均為Ⅱ度或Ⅲ度腭裂,全部手術治療。術后隨診半年,6例未進行隨診治療,24例患兒術后1個月進行聽力檢查、語言發(fā)育評估(運用中國康復研究中心編制的S-S法語言發(fā)育檢查),鼻咽閉合功能的初步檢查(運用鼻息鏡在患兒哭鬧時置于鼻孔下,觀察鏡面的冷凝區(qū))。病例分布見表1。
1.2治療方法
1.2.1聽力障礙在
耳鼻喉科進行聽力檢查,確定病變部位,給予必要的治療。如使用抗生素、鼓膜切開放置引流管、配戴助聽器等,然后開始聽力訓練。利用鈴聲、小喇叭、撥浪鼓等發(fā)聲玩具及音樂刺激,誘導患兒聆聽及辨別聲音。此訓練可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首先,在患兒眼前搖響能發(fā)出聲音的玩具,讓其把不同的聲音與不同的玩具聯(lián)系起來,然后逐漸過渡到在患兒視線范圍外搖響玩具,讓其尋找聲音的來源。
1.2.2語言發(fā)育遲緩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日常生
活交流態(tài)度訓練、語言理解和表達訓練,同時使用促進腦發(fā)育的藥物,如腦活素、腦神經生長素、增智膠囊等。
1.2.3構音器官運動訓練建議家屬進行腭部的
按摩,采用中指指腹以螺旋式按摩,逐漸由硬腭前端移向軟腭部分,以改變腭部的知覺及運動功能;利用嬰兒牙膠讓患兒作咬合動作,以練習上
下頜的咬合能力及增加唇的活動;建議用奶瓶喂食流質食品,在吸吮過程中,使口腔肌肉得到鍛煉,同時在吸吮開始時,稍用力把奶嘴拔出,反復數(shù)次,以增強患兒雙唇的力度;患兒哭鬧時,可用手輕輕捏患兒鼻子,以增強患兒口腔共鳴能力,捏鼻時間每次2~3s為宜;較大患兒可誘導其作吹氣練習。母親面對面抱著患兒,以嬉戲方式用口向患兒面部吹氣,以引誘患兒模仿動作,這一訓練有助于患兒適應氣流從口中呼出。以上訓練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進行,無時間及次數(shù)的規(guī)定。
2.結果
24例患兒在術后早期得到適當?shù)闹委熀陀柧毬犃净謴驼?6例,6個月后作語言發(fā)育評估,正常16例,遲緩3例,全部患兒均能掌握吹氣運動。另有6例未經治療患兒6個月后復查,其中4例伴有聽力障礙,對聲音反應欠靈活,3例語言發(fā)育遲緩,3例未能作吹氣運動,3例吹氣運動不良。
3.討論
臨床發(fā)現(xiàn)大部分腭裂患兒伴有不同程度的聽力障礙、語言發(fā)育遲緩,雖然腭裂術后患兒的腭咽閉合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復,但由于其他伴隨的功能缺陷,很大程度影響患兒語音訓練,因此,對每個腭裂術后進行康復治療的患兒先進行智能評估、聽力檢查,適當?shù)乃幬镏委煛?/div>
良好的聽力對患兒的語音訓練十分重要,如果中耳病變導致聽力障礙發(fā)生在語言發(fā)育的早期,則可影響患兒的語言功能,在有聽力障礙時,由于患兒不能感受到正常語音,失去模仿正常發(fā)音的機會,語言發(fā)良遲緩、產生不良語音的機會增加,使語音治療變得更為困難,不易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并治療腭裂患兒的聽力障礙是十分重要的。
語言發(fā)育遲緩可造成患兒語言交流障礙,可能造成智力發(fā)育障礙及社會心理損害,極大影響患兒的生存質量和良好發(fā)育。有學者對唇腭裂患者的智商作研究,發(fā)現(xiàn)唇腭裂患者智商平均值為78.19,明顯低于健康兒童智商的平均值。本組患兒中,對其語言狀況及認知水平進行評估均有不同程度的落后。雖然患兒未能開始語音訓練,但早期的語音和語言刺激,適當?shù)乃幬镏委?,可使患兒語言理解能力有不同的提高。
腭裂術后,避免不正確的發(fā)音習慣,但由于手術瘢痕及伴隨的唇、舌下頜運動異常,仍對發(fā)音有影響。嬰兒期進行口腔構音器官的運動,主要依賴家長在語言治療師指導下進行被動誘導動作,不能象幼兒那樣進行主動的模仿練習。
在實際工作中,本組所總結的方法十分有限,同時也不是每個患兒都能適應,這需要在與家屬的溝通中把訓練方法不斷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