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學生跳樓:心理承受力差 高校學生很脆弱
2012年,一項對3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調查顯示,66%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時,會向父母及身邊的朋友求助,僅有34%的學生選擇自己想辦法解決。
精神分裂癥的復發(fā)和預防
抑郁癥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jīng)是不陌生的一種精神疾病了。近年來,很多明星、藝人因抑郁癥而辭世,令人感到無比的遺憾和惋惜。
專家介紹說,自殺行為發(fā)生是在瞬間,但其行為產(chǎn)生的基礎往往是長期積累而成的。面對同樣的挫折、困難,有人能應付自如,有人卻走上自殺道路,這與個人的心理素質特別是挫折承受能力密切相關。
2012年,一項對3000名大學生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六成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差。調查顯示,66%的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遇到挫折時,會向父母及身邊的朋友求助,僅有34%的學生選擇自己想辦法解決。
5月2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宿舍樓品園2號樓一名大二男生墜樓身亡。這是繼今年4月、去年6月,人民大學發(fā)生的第三次墜樓事件。有消息稱,據(jù)該男生在朋友圈更新的信息推測,疑似是出現(xiàn)了心理抑郁。從香港影星張國榮到微博網(wǎng)友“走飯”,為何抑郁和自殺成了一對“孿生兄弟”?《生命時報》特邀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祝卓宏對此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