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做了多例膝關節(jié)置換的手術,小編在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關于膝關節(jié)置換手術之后的一些康復小知識,怎么有效的進行膝關節(jié)置換后的康復,請詳細閱讀下面的內容。
第一階段(3天內)
1.股四頭肌訓練:這是患者在仰臥位首先可做的幾個練習之一。將卷成柱狀的毛巾放在大腿下方,以毛巾為支點,在重力的作用下作膝關節(jié)的屈曲練習。使用更大的毛巾可以使膝關節(jié)的屈曲角度進一步增大。保持大腿肌肉收縮狀態(tài)10秒,放松,重復20次/組,3~4組。
2.踝關節(jié)背屈背伸運動:仰臥位主動最大限度屈伸踝關節(jié)及抗阻訓練。踝關節(jié)的活動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是顯著的,是預防靜脈血栓形成的措施之一。每個動作保持10秒,重復20次/組,3~4組/天。
3.臀收縮運動:仰臥伸腿位,上肢舒適地放于體側,收縮臀部肌肉保持10秒,放松,雙手用力撐,做抬臀動作并保持10秒,重復20次/組,2~3組/天。
第二階段(4-10天內)
1.仰臥位直腿抬高運動(主動為主,被動為輔):保持時間由15秒開始逐漸增加,10次/組,2~3組/天。
2.仰臥位屈髖屈膝運動:陪護可一手托膝下,一手托足跟,在不引起異常疼痛的情況下屈髖屈膝。10次/組。2~3組/天。
3.在床邊做膝關節(jié)屈曲:患肢的髖關節(jié)外展,腳置于床外,用力屈曲膝關節(jié),使膝關節(jié)屈曲度逐漸增大。
4.仰臥伸膝:患者仰臥,將枕頭或柱狀的毛巾墊于同側踝關節(jié)下方。這樣可借助下肢的重力逐步伸展膝關節(jié)。如膝關節(jié)伸直受限明顯,應在術后早期夜間睡眠時關節(jié)表面壓沙袋。
5.俯臥位伸膝:患者俯臥,借助足的力量下壓進行伸膝練習。
6.終末伸膝練習:患者仰臥,將枕頭或毛巾置于膝關節(jié)下作為一個支點。患者主動將足抬離床面,直至完全伸直膝關節(jié)為止。
第三階段(術后2至3周)
此期目的以增強肌力為主,并注意保持已獲得的關節(jié)活動度。
1.股四頭肌抗阻練習
坐在床邊伸膝,患踝加沙袋伸小腿,從1kg逐漸增至4.5kg,50次/回,2回/天。
2.腘繩肌抗阻練習
可以采用彈力繩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環(huán)繞于小腿中斷身體俯臥于墊上膝關節(jié)彎曲大小腿折疊成45度拉長彈力帶,然后慢慢向后伸直膝關節(jié)至小腿和地面成45度夾角。注意動作速度要緩慢如果彈力繩力度不大可以找他人幫忙用力拉拽。
也可以用俯身腘繩訓練器如此方法訓練。
(動作全程大腿必須要緊貼墊子或器械)
注意事項
1.應該明白,任何一個關節(jié)的康復訓練,都是兩個目的:1)關節(jié)活動度的訓練;2)關節(jié)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對于膝關節(jié),早期以關節(jié)活動度的訓練為主,后期以肌肉力量恢復為主。
2.強度:應因人而異,視病人情況增加訓練內容,但應有最低限制和要求。
3.負重:傷口不疼的情況下,扶拐下地行走,剛開始部分負重,逐漸過渡到完全負重。最遲一個月后可逐漸完全負重。
4.活動度:拆線出院時膝關節(jié)活動度應達到90度,2個月應達到120度,一般不用CPM機,而是由病人自己鍛煉。
5.拐杖:早期應用,最遲一個月后應逐漸去掉。
6.爬樓梯時,應該對側肢體先上,手術側下肢后上。“上樓梯時,好腿先;下樓梯時,壞腿先”。
骨科專家友情提醒您:
在做康復訓練時,不要急于求成,需緩步進行,如出現不適請立刻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