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飲食要定時定量
即使3-4個月的嬰兒也要按時喂奶,不要一哭就喂。小嬰兒一般3小時一次,夜間停一次。不定時喂奶容易導致小兒消化功能紊亂,引起腹痛、嘔吐或腹瀉,喂得過飽勢必會引起消化不良。1歲以上的幼兒,每日除正常三餐外,上、下午各加一次點心,不要隨意吃水果或零食。
2、做好餐前準備
進餐前應讓孩子停止劇烈活動,需要上廁所、洗手,待休息片刻后再坐下吃飯。進食時勿玩玩具,也不能邊吃邊玩或邊跑邊吃,要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家長要千萬注意,不能強迫孩子進食,以免引起反感而拒食。
3、食品種類要豐富
食品種類多能提供各種營養(yǎng)素,并起到食物的互補作用。但不要一齊放在小兒面前,應吃完一樣再給一樣,每次不要給得太多,待吃完后再添,避免養(yǎng)成剩飯剩萊的不良習慣。食品豐富并不意味著孩子可以挑食,任何偏食和挑食都是壞習慣。第一次供給的新食品量宜少,并安排在孩子容易接受的時候,使其產生愛吃這種食品的心理;經常改變花樣和烹調方法增加食品的色、香、味,也有利于增進食欲。
4、訓練自食
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從5~6個月起就可以訓練他用兩只手扶奶瓶,9~10個月時可試著讓他自己拿奶瓶吃,1歲以后逐步訓練用小匙吃。但成人需協(xié)助其完成應吃的數量,不可因怕浪費時間或弄臟衣服而禁止自食。訓練孩子自己吃飯是天經地義的事,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減少依賴性。
5、細嚼慢咽
從小培養(yǎng)孩子進食要細嚼慢咽,不要囫圇吞棗。食物經口腔的咀嚼拌和,食物與唾液充分混勻,有利于小兒的消化吸收。
吃,不單只是生理需求,也包含了心理層級的需求,只有家長多用點心,營造愉快的健康用餐環(huán)境,讓吃成為一件既快樂又健康的親子互動活動,才能讓孩子在正確的飲食習慣中健康成長。
補血滋陰,潤燥,止血。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肌痿無力,心煩不眠,虛風內動,肺燥咳嗽,勞嗽咯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妊娠胎漏。
健客價: ¥109高血壓、穩(wěn)定性心絞痛。
健客價: ¥16增強機體營養(yǎng)力、攝住力及排泄力,清濁利尿。用于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所致小便頻數,余瀝不盡,腰膝酸軟,頭暈目眩,寐差耳鳴,早泄夢遺等。
健客價: ¥23適用于緩解兒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fā)熱、頭痛、四肢酸痛、打噴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癥狀,也可用于兒童流行性感冒的預防和治療。
健客價: ¥15.8嬰兒營養(yǎng)。
健客價: ¥202補血,調經,止血。用于面色萎黃,頭暈乏力,月經后錯,量多色淡,經期延長。
健客價: ¥23補血,調經,止血。用于面色萎黃,頭暈乏力,月經后錯,量多色淡,經期延長。
健客價: ¥17補氣血,調經。用于月經不調,行經腹痛,貧血虛弱,產后體虛,萎黃肌瘦,產后血虛。
健客價: ¥10補益氣血,滋陰潤肺。用于氣血兩虛所致的久病體弱、目昏、虛勞咳嗽。
健客價: ¥44用于抑郁癥的治療。
健客價: ¥47嬰兒營養(yǎng)。
健客價: ¥276全身各關節(jié)部位的骨性關節(jié)炎(如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脊椎、肩、手、腕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等)。
健客價: ¥49適用于全身各個部位的骨關節(jié)炎,如膝關節(jié)、髖關節(jié)以及脊柱、腕、手、肩關節(jié)和踝關節(jié)等。
健客價: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