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生活中正確引導小耳畸形孩子?
如何正確對待小耳畸形?
孩子小耳畸形,父母正確的引導和積極的態(tài)度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鼓勵,他們會跟正常的孩子一樣健康成長。然而,很多家長面對這種情況往往消極不能正確面對,使得孩子的成長都在自卑和難過中度過。為了更好的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家長可以在以下幾點輔導孩子的心理。
不要自責
孩子小耳畸形,做父母的尤其是媽媽心里最不好受,所以患兒媽媽會經常自責沒有給孩子一個健康的體魄。很多父母就經常因為孩子的耳朵自己默默的流淚,其實這是沒必要的,反而會給孩子帶來更大傷害。父母一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一樣可以做的很好,而且比別人做的更好!
不要讓孩子產生自閉心理
曾經有兩個不同的患兒媽媽,姑且稱為A媽媽和B媽媽。A媽媽來自山西,孩子6歲,上幼兒園。她說,因為小耳畸形怕別的孩子取笑就一直讓自己孩子留很長的長發(fā),而且也很少讓他和其他寶寶玩耍。B媽媽來自山東,孩子十歲,上三年級。她怕小孩產生自閉的心理就從小讓孩子留短發(fā),和其他寶寶玩耍,讓他容入到集體當中,而且經常帶孩子去公共場所,耐心的開導孩子。她說在她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
教導孩子積極面對自己的人生
人無完人,大千世界什么樣的人都有。給孩子一個健康的心理,完整的性格,我想這比什么都重要。教導你的孩子積極的面對自己的人生,孟子說:“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一方面,父母要努力給孩子做心理輔導,另一方面,父母在發(fā)現(xiàn)孩子小耳畸形之后應積極尋找適合孩子的手術方法,現(xiàn)在醫(yī)學的發(fā)達,完全是可以再給孩子一個健康的耳廓的。
日常生活中應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積極向上的生活?
比起身體的不完整,心理的缺陷更可怕,從心理上講,孩子在4歲之后即開始有美的意識,當孩子開始知道自己身體的缺陷之后,會不自覺的脫離群體,變得自卑,特別在遭到同齡伙伴的異樣眼光或者嘲笑之后會變得更加孤僻,以此造成孩子的人格障礙,作為家長,應正確教育,引導孩子,多給孩子些鼓勵的話。
家長應如何面對剛出生小孩小耳畸形?
家長的情緒對小孩的影響很大,應調整好心態(tài),積極面對,以后小孩的路還很長,安心等孩子長大,到最佳的年齡給小孩做完手術。
家長在什么時候給小耳畸形的孩子做心理健康測定?
研究證明:患有小耳畸形的孩子在6歲之后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恐懼的傾向,因此,家長在給小孩手術前做一個心理健康的評定。
該如何面對小耳畸形的孩子在遭到同伴歧視的問題?
家長的知識素養(yǎng)在處理這一問題上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及時教育引導孩子,給予安慰和鼓勵。
小孩先天性的小耳畸形,家長的心理建設?
(1)小耳畸形不是病
絕大數(shù)人,直到寶寶出生才知道有小耳畸形。而后開始各種搜索資料,:相比于腦癱、先天心臟病等(沒有貶低的含義)這樣會影響智力或者生命的疾病,小耳畸形對寶寶沒有影響,寶寶一樣愛哭愛笑,手腳強勁有力。
(2)了解小耳日常知識
正常養(yǎng)育他,愛他,發(fā)掘寶寶的天分。他一樣可能是明星、科學家。等待寶寶5歲以上,再聯(lián)系醫(yī)院,確定是Medpor支架造耳,還是肋骨造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