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成分,由肝細胞利用膽固醇為原料合成。合成的初級膽汁酸隨著膽汁進入腸道,幫助脂類物質(zhì)的消化吸收。
同時,進入腸道的膽汁酸在細菌的作用下,轉(zhuǎn)變?yōu)榇渭壞懼岜荒c道重吸收,經(jīng)過門靜脈回到肝臟,肝細胞將其攝取再利用,與新合成的膽汁酸一起隨膽汁進入腸道,這種現(xiàn)象被醫(yī)生稱為是“肝腸循環(huán)”。
當細胞受到損傷的時候,必然會影響到肝內(nèi)總膽汁酸的合成、分泌和代謝。因此,總膽汁酸是唯一一項可以同時反映肝臟合成功能、分泌功能和代謝功能三方面的血清學生化指標。當肝細胞損害或肝內(nèi)、外膽管阻塞的時候,都會影響膽汁酸的合成、分泌和代謝,導致血清總膽汁酸升高。
我們再來看一下膽堿酯酶,膽堿酯酶又稱為?;憠A水解酶,可以分為兩類,是用于評估肝臟的儲備功能和慢性肝病的預后的指標。有機磷對膽堿酯酶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膽堿酯酶降低常常見于有機磷殺蟲劑的中毒。
膽堿酯酶是在肝臟中合成,然后分泌到血液中的酶,這種酶可以將膽堿酯水解成膽堿和有機酸。由于肝臟是合成這種酶的唯一器官,因此被醫(yī)生作為反映肝臟合成功能的指標。肝臟受損的時候,肝細胞的合成功能下降,血清膽堿酯酶降低。在慢性肝病,重癥肝炎,肝硬化失代償期,由于膽堿酯酶是在肝臟合成,血清膽堿酯酶越低,表示病情越差,持續(xù)降低并且沒有回升的跡象表示預后不良。
肝細胞炎癥程度越重,膽堿酯酶活力下降的越明顯。但是,一些藥物,比如說苦參素等可以通過抑制血清膽堿酯酶活性或者減少肝內(nèi)膽堿酯酶合成導致血清膽堿酯酶下降,應該注意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