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認為,“寒從足下生”。人體的雙足最接地氣,自然界的風寒濕痹之氣最易經(jīng)從雙足侵犯人體,故有“人老腳先衰”的說法。
我們身體的12條經(jīng)絡中有6條在足部行走,分別以足三陽和足三陰命名。腳板“方寸之地”,猶如人體的反射區(qū),“藏”著不少知名的強壯保健穴位,經(jīng)常刺激這些穴位可行氣活血、驅(qū)寒逐濕、改善腳部健康狀況,進而通過“內(nèi)聯(lián)臟腑,外接四肢百骸”的經(jīng)絡作用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不妨每天在腳上按摩5大保健穴來強身健體。
01.涌泉穴
人體第二長壽穴。涌泉穴位于腳掌前部1/3處,腳緣兩側連線處。養(yǎng)生界素有“三里(第一長壽穴)涌泉穴,長壽妙中訣。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說法。作為人體最低的穴位,腎經(jīng)之氣如泉水自涌泉穴涌出,而腎氣是人體先天之本,藏精主骨,腎精充足則耳聰目明、精神飽滿、腰膝壯實、行走有力,寒濕之氣欲入無門。睡前可以手心搓對側涌泉穴,使其微微發(fā)熱為度。
02.隱白穴
穴位中的“干姜”。隱白穴位于足大趾內(nèi)側,趾甲角旁0.1寸。隱白穴足太陰脾經(jīng)的井穴,脾主運化水濕,若脾陽不振,運化失職,則水濕內(nèi)停。而隱白穴具有振奮脾陽,行氣化濕的功效,其功效堪稱穴位中的中藥干姜。此外,脾主統(tǒng)血,月經(jīng)過多也可按隱白穴。可用拇指指腹揉按或持艾條懸灸。
03.至陰穴
溫經(jīng)散寒的效驗穴。至陰穴位于足小趾外側趾甲旁0.1寸。它是人體寒濕水汽到達并輸注至體表的極寒之地,故名至陰。平時艾灸此穴可溫經(jīng)散寒、鼓舞氣血運行,把寒邪濕氣排出體外,從而起到調(diào)和沖任、益腎養(yǎng)胎的功效。
04.太沖穴
自帶的“消氣”按鈕。太沖穴位于足背側,第1跖骨間隙的后方凹陷處。該穴為肝經(jīng)上的原穴和輸穴,肝經(jīng)上的水濕之氣由此上沖。春季多郁,肝木郁結太過可克脾土,使脾運化水濕失職。當春之季,肝主疏泄、喜條達,常按壓太沖穴可疏肝解郁,平肝潛陽。手法以逆經(jīng)為瀉,要消氣宜向大腳趾方向推。
05.昆侖穴
肩頸腰痛的“克星”。昆侖穴位于足外踝尖與跟腱連線點的凹陷處。昆侖穴為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的要穴,意為該經(jīng)經(jīng)水上的“高原”,只要經(jīng)水通達,氣血通暢,便無疼痛。春季多濕,痹阻經(jīng)絡,人們?nèi)菀壮霈F(xiàn)肩頸腰背等關節(jié)疼痛,按摩或艾灸該穴可健背強脊,化血為氣,通經(jīng)止痛。
腳部除了有眾多穴位,還有豐富的神經(jīng)末梢和毛細血管。腳部的冷暖感覺、色澤變化,能直接反映心腦腎功能和血液循環(huán)情況。經(jīng)常用熱水泡腳,能刺激足部穴位,促進血氣運行,調(diào)理臟腑,舒通經(jīng)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的目的。加入不同的藥物浴足,更可發(fā)揮不同療效,達到外用內(nèi)治的作用。
這里給大家推薦4種泡腳方法,堅持做下去,會有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
艾葉泡腳
艾葉辛、苦,性溫,既可作為中藥內(nèi)服,又可做成藥膳,如艾糍、艾葉煎蛋等,艾葉煎水泡腳有勝似內(nèi)服的療效。1.溫經(jīng)散寒。艾葉泡腳有溫經(jīng)活血、散寒止痛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huán)、經(jīng)脈通暢,還能祛黑眼圈。2.除腳癬、腳氣。艾葉外用有抗菌消炎、抗過敏等作用,用來泡腳可有效改善腳氣、腳癬等腳部皮膚疾患。3.治風寒感冒。艾葉有散風寒、抗病毒的作用,對于風寒感冒有一定療效。
白醋泡腳
白醋主要以糧食為原料釀造,中醫(yī)認為白醋味酸,性苦、溫,可活血散瘀、消食化積、消腫軟堅、解毒殺蟲。1.促進血液循環(huán)。白醋加入溫水后能較快地透過腳部皮膚吸收,起到軟化血管、促進血液循環(huán)的作用。適合高血壓、高血脂、慢性疲勞綜合征等。2.軟化角質(zhì)。白醋有活血散瘀作用,經(jīng)常泡腳可軟化腳部皮膚角質(zhì)層,改善粗糙情況,令皮膚光滑有彈性。
檸檬泡腳
檸檬味甘酸,性平,能生津解暑、和胃安胎。1.促進新陳代謝。檸檬含豐富的檸檬酸、維生素C,可促進新陳代謝,有效緩解疲勞及延緩衰老。2.去除腳氣。經(jīng)常用檸檬泡腳對腳氣、雞眼等腳部皮膚病也有一定療效。
生姜泡腳
生姜味辛,性微溫,能溫經(jīng)散寒。1.驅(qū)散寒氣。生姜泡腳能溫通經(jīng)脈,可有效改善微循環(huán),緩解手腳冰冷癥狀,對風濕寒痹效果很明顯。2.防治風寒感冒。生姜有解表散寒作用,可有效預防治療輕癥風寒感冒。
溫馨提示:
經(jīng)常泡腳可防病治病,還可改善體質(zhì)狀況,但也需辨證使用,一些泡腳事項平時要多加注意。浴足桶宜用木桶或浴足專用桶;孕婦浴足一般情況不加藥物,可加粗鹽;老年人如感覺胸悶、頭暈等,應暫停浴足;浴足水溫不宜超過45℃,時間20分鐘左右為宜;飯后1小時內(nèi)不宜浴足。
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6.5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7.5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陽萎遺精。
健客價: ¥8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25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14.8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9.6用于顱腦外傷、腦血管病后遺癥伴有記憶減退及注意力集中障礙的癥狀改善。對腦功能不全有輔助改善作用,也用于蛋白質(zhì)缺乏、神經(jīng)衰弱病人以及對一般腦蛋白質(zhì)消化吸收障礙的病例。
健客價: ¥15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68補腎強身。用于腰酸足軟,頭暈耳鳴,眼花心悸。
健客價: ¥19.8補腎健骨,宜痹止痛。用于肝腎陰虛、風濕阻絡引起的筋骨痿軟,腰腿酸痛,足膝無力,行步艱難。
健客價: ¥59抗疲勞、延緩衰老。
健客價: ¥278滋陰助陽,培元固本。用于氣血陰陽虧虛所致的面色無華,氣短懶言,神疲乏力,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頭目眩暈,食欲不振,便溏或便秘,月經(jīng)不調(diào),小便頗數(shù)或夜尿多。
健客價: ¥598防衰益壽丸:滋陰助陽,培元固本。用于臟腑機能失調(diào),氣血陰陽俱損,面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神疲乏力,動則作喘,喜出長氣,畏寒肢冷,健忘失眠,多夢,五心煩熱,盜汗或自汗,頭目眩暈。食欲不振,便溏。
健客價: ¥1969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欲。用于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瀉,食欲不振。
健客價: ¥598滋補肝腎,接骨續(xù)筋,強身健骨,用于骨質(zhì)疏松和骨質(zhì)疏松癥,骨折,骨關節(jié)炎,骨無菌性壞死等。
健客價: ¥24.5益氣健脾,補腦強身.用于小兒厭食,面黃體弱,夜寢不寧,睡后盜汗等癥。
健客價: ¥7補腎壯陽,滋補強身。用于腎寒,腎虛,精血不足,筋骨酸痛,年邁體弱。
健客價: ¥26.8益氣健脾,補腦強身。用于小兒厭食,面黃體弱,夜寢不寧,睡后盜汗等癥。
健客價: ¥13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欲。用于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瀉,食欲不振。
健客價: ¥239清熱解毒,益肝養(yǎng)胃,明目醒神,愈瘡,滋補強身。用于自然毒、食物毒、配制毒等各種中毒癥;“培根木布”,消化道潰瘍,急慢性胃腸炎,萎縮性胃炎,腹水、麻風病等。
健客價: ¥135.5補腎,滋補強身。用于腎寒,腎虛,精血不足,筋骨酸痛,年邁體弱
健客價: ¥398補腎強身。用于神衰倦怠,頭暈心悸,眼花耳聾。
健客價: ¥418強身補腦,固腎補氣,增進食欲。用于腎虧陽弱,記憶減退,夜夢精溢,腰酸腿軟,氣虛咳嗽,五更溏瀉,食欲不振。
健客價: ¥1794溫通經(jīng)脈、驅(qū)散寒邪、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溫補益氣,回陽固脫、預防病痛,保健強身。
健客價: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