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現(xiàn)在已被越來越廣泛的使用了,如何煎中藥,這里面也有很多的學(xué)問,器具、火候、時間等都要考慮,很多人拿著中藥回家,但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煎藥,下面就教大家中藥怎樣煎煮療效才最好,一起來看看吧!
你需要準(zhǔn)備的煎藥用具
煎藥容器
攪拌棒
藥淋子
筷子
要特別注意煎煮容器的選擇,這與藥液質(zhì)量的關(guān)系非常密切,以砂鍋、瓦罐為好,陶瓷次之,忌用鐵鍋、銅鍋,最好也不用鋁鍋及不銹鋼容器來煎藥,以確保中藥的療效。
煎藥前的準(zhǔn)備
中藥煎煮前不要清洗。這是因為:
(1)水洗可使藥材的水溶性成分丟失;
(2)水洗可使粉末類藥材丟失:中藥中又不少藥材是粉末類的,也有的在配藥時需研碎,如果用水洗,會造成這些藥物的流失。
(3)水洗可致部分藥材輔料丟失:由于有的藥材在炮制過程中加入蜜、酒、膽汁等輔料,而這些輔料易溶于水中,若用水沖洗,可導(dǎo)致部分輔料丟失。
因此,在煎煮中藥之前,不宜用水沖洗藥材,以免造成藥材成分的丟失,影響藥物的療效。
目前各醫(yī)院、藥房所售中藥飲片一般均為炮制后的藥材,沒有特殊情況,一般不需要清洗。
煎藥前如何浸泡藥材?
一般用冷水浸泡:以藥材浸透為準(zhǔn),用水量以高出藥面為度,泡的過程中最好不時用攪拌棒攪一下,這樣泡的均勻一些。
浸泡時間:30~60分鐘左右,天冷時要延長浸泡時間,或者可用溫水,這樣煎出的藥效果更好。
浸透后再煎煮,則有效成分易于煎出。
煎藥火候的掌握
煎煮中藥有“武火、文火”之分,將浸泡后的藥材開始用大火(武火),煎沸后改用小火(文火)。
中藥的煎煮一般需要兩次,煎第二次的時候水量為第一煎的1/3~1/2,熬完后,可用一根筷子放在砂鍋沿上擋住藥渣,再用藥淋子過濾,兩次煎液去滓濾凈混合后服用。
煎中藥把握好火候是提高療效的關(guān)鍵,正確掌握煎藥火力和煎藥的時間非常重要。久煎使藥材過度揮發(fā)而造成損失,時間太短則藥效不能釋放影響療效。
一般藥材:多用武火急煎法,煎煮時間要短,頭煎藥煎沸15分鐘即可,二煎藥煎沸10分鐘即可;
解表藥、清熱藥:宜武火煎煮,時間短,煮沸后煎3~5分鐘即可;
補(bǔ)益類藥物:因其滋膩質(zhì)重,需久煎方能出汁,開始用大火(武火)將藥煎沸后,再用文火慢煎,可續(xù)煎30~60分鐘左右。二煎時間略微縮短,藥煎沸后用文火煎熬20~30分鐘左右。
要注意,煎煮時間長的藥物,在煎煮過程中需攪拌2~3次,以防底層藥物焦糊。
一般情況下,熬兩遍就可以了,第三遍的藥力就很低了;一些活血化瘀藥或活絡(luò)通經(jīng)可以熬完用藥湯或藥渣局部熱敷、泡腳,二次利用。
中藥煎的越久越濃療效就越好嗎?
并不是,中藥煎得太久太濃會損害藥效。
首先,煎藥時藥物有效成分由藥物內(nèi)向藥液滲出,當(dāng)煎煮到一定時間,藥液達(dá)到一定濃度時,有效成分便停止析出,再繼續(xù)煎煮,藥物濃度也不會提高。
其次,有些藥物長時間煎煮,有效成分會不斷揮發(fā)減少,煎煮時間越長,揮發(fā)的越多,藥效越低。
再次,藥物煎得太濃,苦澀味更重,更容易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yīng)。
因此,為了更好地發(fā)揮中藥的療效,煎煮時不要把藥煎得太濃。
煎煳的中藥千萬不能服用
中藥能治療疾病的道理,就在于它含有生物堿、皂素、鞣質(zhì)等有效成分。中藥所以要煎熬,目的在于要把藥物中有效成分煎熬出來,以利于治療疾病。
煎熬時間過長,會使有效成分(例如揮發(fā)性成分)遭到破壞或丟失,并且還會把藥煎煳。
中藥一旦煎煳,其性質(zhì)就會發(fā)生改變。因此,中藥煎煳后應(yīng)丟棄。
清熱利濕,利膽排石。用于濕熱蘊毒、腑氣不通所致的脅痛、膽脹,癥見脅肋脹痛、發(fā)熱、尿黃、大便不通;膽囊炎、膽石癥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0舒肝理氣,散郁調(diào)經(jīng)。用于肝氣不舒的兩脅疼痛,胸腹脹悶,月經(jīng)不調(diào),頭痛目眩,心煩意亂,口苦咽干,以及肝郁氣滯所致的面部黧黑斑(黃褐斑)。
健客價: ¥45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1.9補(bǔ)脾健胃,利濕止瀉。用于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瀉或吐,形瘦色萎,神疲乏力。
健客價: ¥18透竅消腫,祛風(fēng)退熱。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炎及鼻塞頭痛,濁涕臭氣,嗅覺失靈等。
健客價: ¥25清肝明目,疏風(fēng)散熱,除濕痹、解瘡毒等癥。用于風(fēng)熱感冒,目赤頭疼、頭暈耳鳴、咽喉腫痛等癥。并可作清涼飲料。
健客價: ¥13散瘀消腫,活血止痛。用于關(guān)節(jié)炎及軟組織損傷引起的局部疼痛。
健客價: ¥33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2清熱解毒,涼血。用于風(fēng)熱感冒,咽喉腫痛。
健客價: ¥23降氣化痰,止咳定喘。用于風(fēng)寒入肺,肺氣不宣引起的咳嗽痰多,喘促胸悶,周身酸痛或久咳不止,以及老年支氣管炎咳嗽。
健客價: ¥25益氣養(yǎng)陰,培補(bǔ)脾腎。用于氣陰兩虛,脾腎不足所致的乏力氣短,自汗盜汗,口干咽燥,頭暈耳鳴等癥。
健客價: ¥548散瘀止血,消腫定痛。用于跌撲腫痛。
健客價: ¥248健脾和胃,平肝殺蟲。用于脾弱肝滯,面黃肌瘦,消化不良。
健客價: ¥24收斂止瀉,解毒消食。用于濕熱泄瀉,傷食泄瀉。
健客價: ¥22辛涼透表,宣肺止咳,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fēng)熱,發(fā)熱惡寒,頭痛咳嗽,咽喉腫痛。
健客價: ¥27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健客價: ¥16溫中補(bǔ)虛,調(diào)和肝脾,行氣止痛。用于脾胃虛寒及肝脾不和所致的脘腹疼痛,腹脹喜溫,反酸噯氣;慢性淺表性胃炎見上述癥狀者。
健客價: ¥17健脾,燥濕。用于胃脘脹痛。
健客價: ¥40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的眩暈、耳鳴、目澀畏光、視物昏花。
健客價: ¥38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痤瘡,粉刺,口舌生瘡,胃火牙痛,咽喉腫痛,目赤,便秘,尿黃赤。
健客價: ¥43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3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10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23.5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用于肺胃熱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健客價: ¥6.5